[实用新型]一种墙体两次施工防止透水的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0452.7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伟;陈忠;叶文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周濂堂 |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两次 施工 防止 透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建筑施工的防透水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基础底板导墙防水措施采用的是在导墙施工缝间预埋止水钢板,来达到止水的作用。但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止水钢板与墙柱预留钢筋间会出现冲突,为此往往需要切断墙柱水平钢筋,影响结构安全,不但如此,在放置止水钢板时由于钢筋碍事,给放置也带来一定难度,而且相邻止水钢板间需要进行焊接连接,所需人工较多,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影响原有结构安全,方便施工的一种墙体两次施工防止透水的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两次施工防止透水的施工结构,包含筑于基础底板B上的两次施工的施工接缝,其方案是:墙体第一次施工形成的内壁和外壁,与第二次施工形成的内壁与外壁,由两次施工形成的缝为直角折线缝A,内壁缝高于外壁缝;纵剖面上施工缝形状为企口型;所述企口型为面对外壁的平台,向内壁有一上跃垂直面的顶部平台;在顶部平台上,有与墙面平行的长条凹槽,凹槽内嵌入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高出凹槽;所述第一次施工形成的内壁和外壁,上跃垂直面,施工中均用木模板,木方由钢管支撑。
实施本实用新型后的积极效果是:
解决了两次施工导墙的防止透水的技术难题,且造价低,施工方便,节约人工,是一种好的施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企口型导墙与支模措施示意图,
图2、墙体两次施工防止透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墙体两次施工防止透水的施工结构,包含筑于基础底板B上的两次施工的施工接缝,其结构是:墙体第一次施工形成的内壁11和外壁21,与第二次施工形成的内壁12与外壁22,由两次施工形成的缝为直角折线缝A,内壁缝高于外壁缝;纵剖面上施工缝形状为企口型;所述企口型为面对外壁的平台,向内壁有一上跃垂直面的顶部平台;在顶部平台上,有与墙面平行的长条凹槽,凹槽内嵌入遇水膨胀止水条7,止水条高出凹槽;所述第一次施工形成的内壁和外壁,上跃垂直面,施工中均用木模板3,木方4由钢管5支撑。
所述凹槽,是在导墙初凝时用木方按压产生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