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斗提机的活动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234.3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胡元帅;胡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天扬粮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斗提机 活动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提机,特别涉及一种斗提机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斗式提升机适用于低处往高处提升,供应物料通过振动台投入料斗后机器自动连续运转向上运送。根据传送量可调节传送速度,并随需选择提升高度,适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工业品、螺丝、螺帽等产品的提升上料。其工作原理: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带传动的斗式提升机的传动带一般采用橡胶带,装在下或上面的传动滚筒和上下面的改向滚筒上。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斗式提升机一般都装有机壳和进出料机构,以防止斗式提升机中粉尘飞扬。现有技术中的进料机构一般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楔形进料斗,楔形进料斗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上开设有与进料口连通的方孔,进料时,一般将物料时楔形料斗的顶端导入,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进料口-方孔进入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斗提机的底端的输送轮。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楔形进料斗固定在壳体上,无法调节其高度,高度较高的运料车在进行卸料时,物料容易洒落,工作人员还需二次收集,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斗提机的活动进料机构,避免物料洒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清斗提机的活动进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楔形进料斗,楔形进料斗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上开设有与进料口连通的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的顶端安装与进料斗连通的方形进料护套,所述进料护套内配合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方形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楔形进料斗的上方配合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方形进料斗,使得进料的高度可以调节,避免不同高度的运料车在卸料时物料的洒落,工作人员无需再进行二次收集,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物料提升运输中。
为了提高卸料时方形料斗的稳定性,所述方形料斗顶端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避免了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对方形料斗的造成冲击,从而影响方形料斗的位置。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制造更加方便,所述方形进料护套与楔形进料斗一体成型制造。
为了提高进料的效率,所述楔形进料斗设置有一对,且对称安装在壳体的两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侧安装进料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机架,3方形料斗,3a耳板,4方形进料护套,5楔形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清斗提机的活动进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2上的壳体1,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楔形进料斗5,楔形进料斗5靠近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1上开设有与进料口连通的方孔,进料口的顶端安装与楔形进料斗5连通的方形进料护套4,进料护套内配合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方形料斗3,方形料斗3顶端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耳板3a,耳板3a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方形进料护套4与楔形进料斗5一体成型制造。
当运料车卸料时,根据不同的车辆出料口的高度调节好方形进料斗的位置,并通过螺栓配合耳板3a将方形进料斗固定在壳体1上,物料顺着方形进料斗进入壳体1内,在输送料斗的作用下将物料输送至上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天扬粮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天扬粮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