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自动捕虫机的散热摄像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317.9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山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自动 捕虫机 散热 摄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捕虫机的散热摄像盒。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类害虫的危害,需要种植者对害虫进行捕杀,现有技术中对害虫的捕杀也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有化学物捕杀,即对农作物喷洒农药,但是会对农作物留下严重的农药残留,不利于食用健康;也有部分场合使用高压电灭虫,但由于用电安全会有安全隐患且会产生噪音;有用户使用诸如申请号为201310366550.0的中国专利所公布的一种旋风式负压捕虫机或使用诸如申请号为201210061453.6的中国专利所公布的一种螺旋式捕虫机,但都需要电机进行大量供电,长时间使用能耗大,使得农作物的培育成本和最终的销售价格偏高,因此利用昆虫的向光性采用光源捕虫的方式因为节能环保无有害物质的输出,在近几年得到广泛的采用,在这类捕虫机上往往需要搭配使用摄像盒用于记录捕杀情况和害虫的数量,从而记录下害虫的种类、单位时间捕杀量等数据用于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捕虫机的散热摄像盒,摄像盒能对昆虫捕杀情况进行记录,同时整个摄像盒结构牢固、拆卸方便、散热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捕虫机的散热摄像盒,包含储纳盒和置于所述储纳盒中的盒体,所述储纳盒设有分隔板,所述分割板将所述储纳盒分为位于上部的容物腔和位于下部的散热腔,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摄像孔和散热孔;所述盒体上设有散热侧孔和摄像留孔,所述盒体位于所述容物腔内;所述储纳盒至少一个侧面和底面皆不密闭。
所述盒体内部设有摄像头和控制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控制元件,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摄像留空和所述摄影孔上方,拍摄底部图片;所述盒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传递到所述分隔板上,再通过所述散热腔进行热辐射的空气散热,将热量传出,在实际操作中,可在所述盒体上安装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所造成的空气流动通过所述散热孔和所述散热侧孔进一步加强散热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盒体上设有在碰撞时吸能的防撞条。
该种散热摄像盒适用于自动捕虫机,长时间处于户外,不仅会有大体积昆虫有时还有会飞鸟撞击,所述防撞条能吸收碰撞时的动能,保护所述盒体内部的摄像头和电子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撞条包含用于与所述盒体侧外壁抵触和与所述储纳盒侧内壁抵触的抵触面和设于所述抵触面中部成弧形的弧形形变区。
所述抵触面分别与所述盒体侧外壁抵触和与所述储纳盒侧内壁抵触,完成碰撞时的抵触吸能,碰撞时的力通过所述抵触面传递到所述弧形形变区,引起所述弧形形变区上的圆弧弯曲,吸收碰撞时的动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储纳盒侧面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处于与所述储纳盒非密闭的侧面的对立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储纳盒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储纳盒非密闭的侧面的平面位置,且向远离所述储纳盒中心位置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储纳盒上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位于所述储纳盒底面的平面位置,且向靠近所述储纳盒中心位置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盒体安装位置的尾护板。
所述尾护板的作用一方面阻止安装盒体时,所述盒体跌出所述分隔板,另一方面在安装的时候进行限位,防止安装位置不精准,从而使得所述摄影孔与所述摄影留孔未对准,影响成像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盒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盒体固定在所述分隔板上的固定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适用于自动捕虫机的散热摄像盒包含专门的分隔板进行固体热传导,有散热腔进行空气对流的热辐射,加强散热效果。
2、所述散热孔和所述散热侧孔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3、所述摄影孔和所属摄像留空位置对应,供所述盒体中的摄像头拍摄成像。
4、所述防撞条保护所述盒体内部元件在碰撞时避免损坏。
5、所述尾护板进一步加强对所述盒体尾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储纳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储纳盒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盒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A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山,未经张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异物取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肾内科穿刺针头固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