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腐蚀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7932.8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华;张春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5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腐蚀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的检测分析领域,涉及对材料的耐腐蚀性检测,具体说是一种高效节能腐蚀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不锈钢、耐蚀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各种特殊环境下,对材料在耐蚀性能方面要求极高,故对材料使用前的耐腐蚀性能测试极为重要。
用于腐蚀试验的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授权公告号CN 203616682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的自动控制装置,其包括:循环水箱、温度控制器、循环水冷却装置和温度计,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计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冷却装置控制连接,利用水温控制器控制置于水箱中的循环水冷却装置,保持流淌在回流冷凝器内的冷却水温度低于腐蚀液的温度,冷却效果好,确保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腐蚀溶液良好的冷凝,防止溶液有明显的减少。但是这种装置每次检测的样品有限,对于生产量大的企业,需要检测的样品太多,按照该装置,检测慢,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腐蚀试验系统,可以循环使用冷却介质,并且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检测,节约资源,降低检测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腐蚀试验系统,包括对试验对象进行盛装的容器、对容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和对加热后的实验对象进行冷凝的冷凝部件以及给所述冷凝部件供应循环冷却介质的循环供应部件,所述冷凝部件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容器配合使用的中空的冷凝体,所述循环供应部件包括置于高于所述冷凝部件位置的第一储蓄箱、低于所述冷凝部件位置的对冷凝介质进行回收的第二储蓄箱和连通管以及回流管,所述连通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储蓄箱连通的接出段、用于连通相连所述冷凝体的若干冷凝段和与所述第二储蓄箱连通的回收段。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安装放置所述加热部件、冷凝部件、连通管的试验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试验架结构包括由支架支撑起来的用于悬挂冷凝体的悬挂台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悬挂台下方的用于放置所述加热部件的放置座,所述悬挂台上设有若干个悬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体包括伸入所述容器内的冷凝部和内径大于所述容器口口径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顶端设有供所述连通管进入和穿出的进入孔和穿出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的顶端设有可套挂在所述悬挂钩上的悬挂孔。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悬挂钩,所述冷凝体通过两侧的所述连通管悬挂在所述悬挂钩上。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部件为微控数显电热板。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体的冷凝部呈螺旋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座通过伸缩杆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增压泵。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钢铁产品检验上,特别是不锈钢、高温耐腐蚀合金等方面广泛使用,循环利用冷却介质,各结构配置合理、操作简单、节能降耗、适用各类腐蚀试验方法、一次可进行特大批量试验而且空间占用小,通过使用该装置系统不仅大大提升腐蚀试验安全性及效率,而且试验成本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腐蚀试验系统,包括对试验对象进行盛装的锥形瓶容器1、对容器1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和对加热后的实验对象进行冷凝的冷凝部件以及给冷凝部件供应循环冷却介质的循环供应部件,还有安放上述各部件的试验架结构;冷却介质多采用水。冷凝部件包括若干个与容器1配合使用的中空的冷凝体21,个数视需要及加热部件的面积而定,本实施例为6个。加热部件采用的是微控数显电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7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