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灯光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76968.4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彬林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灯光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道路灯光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照明灯也实现智能化控制,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目的地。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智能灯控制系统本身也需要耗费能源,且其大多只实现定时开关照明灯,这种定时开关道路灯存在许多缺点,例如在乡镇,无人或者天比较明亮时道路也打开照明,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道路灯光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道路灯光自动控制系统,由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及其外围连接的电容C4~C12,电阻R14~R24,三极管Q2和RE200B红外探头D3构成红外热释仪,所述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的输出端经光电耦合器U1连接到接地的光敏二极管D1,所述光敏二极管D1并联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经三极管Q1连接到照明灯D2。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热释仪采集信号,实现照明灯的启闭,光敏二极管检测光线强弱从而调整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动化灯启闭和调整,大大的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灯光自动控制系统,由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及其外围连接的电容C4~C12,电阻R14~R24,三极管Q2和RE200B红外探头D3构成红外热释仪,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控制器,及其参考电压源等数模混合构成的专用集成电路,可广泛用于多种传感器和延时控制器。为解决红外热释仪检测范围短的缺点,本系统在RE200B红外探头D3外面安装菲涅尔透镜,可使范围探测范围增加至10m,通过RE200B红外探头D3输出微弱信号,输入到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由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内部的前置运算放大器OP1进行信号放大,再通过运算放大器OP2进行二次放大,再经由电压比较器COP1,COP2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检出由触发信号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然后由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芯片IC1的第2脚VO脚输出一个小电流控制光电耦合器U1的导通。由于光电耦合器U1输出端连接的光敏二极管D1与电阻R3构成并联电路分流,当光照强时,通过光敏二极管D1的电流较大,此时通过电阻R3的电流较小,光照弱时,光敏二极管D1电流小,电阻R3电流大,电阻R3的输出端经三极管Q1连接到照明灯D2,从而实现调整照明灯D2亮度的自动调整。
其工作原理为:红外热释仪检测是否有人,有人时开启照明,光敏二极管D1根据光照强度调整道路灯的照明强度,无人时关闭照明,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动化灯启闭和调整,大大的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其适用于人流较少的道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彬林,未经李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节能系统控制柜柜体
- 下一篇:一种电磁式抗噪声麦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