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904.4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宝;陆向迅;杨静;李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02;F28F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基站空调的换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紧缺已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重要课题。热管技术的应用(当室 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机房温度一定数值时,大概5℃以上,热管启用), 能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 寿命。
目前,已知一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热流体为室内热风,加热换热 管内制冷剂,变为制冷剂蒸汽;蒸汽往上升,在冷凝器内与室外的冷风 热交换后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内吸热,如此形成 热管循环达到制冷的作用。
然而,这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存在两个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较长、 成本高;放置在整体的机组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 不足的热交换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 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 上部集流管与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中间集流管和下部 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
中间集流管具有相互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 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 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而 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 管。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 管。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 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二换热管排列 成一排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 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一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上 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一 换热管构成第一换热器,优选地冷凝器,所述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 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二换热管构成第二换热器,优选地蒸发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上部倾斜地、 竖直地、弯曲地或蜿蜒地延伸至中间集流管的下部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 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一端沿中间集 流管的纵向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间集流管的另一端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第 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主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来自所 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腔体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二换 热器中,而从所述第二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并经 由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 之间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一连通部件,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 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一腔体中,并 且另一端连通至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或
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上部集流管之间的用于连通 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二连通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用于连通的扁管 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二腔体中,并且另一端连通至 上部集流管的腔体。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通部件是连通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中间集流 管的第一腔体的第一接管,和/或第二连通部件是连通上部集流管的腔体 和中间集流管的第二腔体的第二接管。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设置有分配来自第一接管 的流体的分液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分液结构为与第一接管连接或一体形成的导流 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盖导流式铝合金散热型材
- 下一篇:螺旋式套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