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5937.7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军;张诗涵;单启鹏;缪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军;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镜用经 胸腔 记忆 合金 肋骨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内固定接骨器具,具体涉及的一种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
背景技术
可吸收髓内钉手术操作相对困难,安装时需要将断端处分离才能插入髓内钉,需要大面积游离肋骨断端,损伤大,且对于粉碎性骨折无法固定。纯钛板固定时手术损伤大,固定不充分,易旋转,松脱,固定效果不理想,且不同程度造成胸廓畸形使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需长期卧床;上述手术操作固定时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愈合后取出困难,如果操作不当还会伤到胸下脏器。因此,这些内固定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创伤大且手术时需要切开患者的外表皮肤,达不到美容效果。专利号为200420086583.6一种环抱式椭圆骨接骨板虽然解决了肋骨固定问题,术中操作较方便。因其有自动塑型功能,不需要钳夹固定,对手术部位难暴露的骨折比较适合,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其植入和取出时常常需要切开胸壁皮肤、肌肉等,创伤大,外伤后的患者常常达不到外观胸壁美观,且增加了患者的疼痛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两端部分别为脊板,每一脊板的下方至少设有一对环抱臂,两环抱臂卷成开口环状结构,脊板上、及接骨板本体中部均开有带齿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带齿的圆孔上靠近环抱臂的位置处开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每对环抱臂的每一抱臂上开有一长条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每对环抱臂的每一抱臂端头均为尖角。
进一步的,接骨板本体中部的两侧朝下设有相向卷曲面,两卷曲面形成开口环状结构,两卷曲面末端均为尖角。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两端部的脊板、环抱臂、及接骨板本体中部两侧相向设置的卷曲面由TiNi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用于完成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悬吊固定的微创手术,根据需求设计不同大小,在肋骨骨折手术中在胸腔镜下安装,热敷接骨器各环抱臂,并实现持续的自加压功能,更有利于骨折线的紧密接触,使固定牢靠。因局部是点面接触,不影响血运,术中可不切开骨膜作骨外膜环抱固定,可缩短骨愈合时间。本实用新型在植入手术中使用方便,不需要钻孔,可减少术中出血,并且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传统骨科器械相比:该术式系全胸腔镜下操作,不需要大范围切开胸壁皮肤、肌肉等,从而达到微创、美容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
2、本实用新型带齿的圆孔上开有凹槽,安装接骨板时容易调节位置;每一抱臂上开有长条孔方便接骨器的取出;每一抱臂的端头均为尖角,抱臂的端头往里弯、光滑,开口环状结构的开口较大,特别适合肋骨的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损伤胸膜,减少对胸膜的摩擦刺激,减少对肋下组织的损伤;术后迅速恢复胸廓完整性及稳定性,纠正胸廓畸形,避免肋骨断端对胸内脏器的继续损伤。加之厚度较薄,和肋骨表面紧密贴合,对周围血管损伤小能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减少了骨折周围的损伤;接骨板本体中部两侧的卷曲面末端均为尖角,可有效增加对骨折线左右两侧的对齐及防止接骨板的纵向旋转。
3、本实用新型接骨板由TiNi材料一体成型,具有温度记忆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如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植入人体后安全、无毒、无排异,工艺造型简单,设计新颖、生产加工简单、易于变形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四对环抱臂的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或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脊板;2、环抱臂;3、带齿的圆孔;4、卷曲面;5、卷曲面末端尖角;6、长条形孔;7、环抱臂尖角;8、凹槽;9、接骨板本体中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军;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继军;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5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