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磨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5908.0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华;宗西芳;宗兆迎;宗成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宗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14 | 分类号: | B02C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淀粉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磨盘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重要工业原料,可加工成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迅速发展,消费的玉米大幅度增加,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玉米供求平衡和流通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玉米工业加工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对于主动搞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玉米供求平衡,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这些深层次的加工品或副产品其价值相当高即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随之便可带来高利润。
在利用玉米加工淀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玉米渣皮进行研磨,得到纤维粉,在玉米渣皮的研磨过程中,需要使用磨盘对玉米渣皮进行研磨,而在研磨的过程中,纤维粉很容易进入到磨盘与转轴之间的缝隙内,导致磨盘不易从转轴上卸下,传统的卸磨盘的方式,就是通过人力对磨盘向下敲击,使磨盘卸下,使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对磨盘造成损坏,同时由于敲击,还可能导致一些紧固部件变松,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磨盘不易卸下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单方法且能够在不损伤磨盘和紧固部件的同时卸下磨盘的顶磨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磨盘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圆饼状,所述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磨盘装置还包括与通孔相配合的螺栓杆,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磨盘固定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置有3~4个固定孔。
在上述的顶磨盘装置,所述本体上设置有3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呈正三角形设置在本体上,所述通孔位于固定孔所呈正三角形的重心处。
在上述的顶磨盘装置,所述本体上设置有4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呈正方形设置在本体上,所述通孔位于固定孔所呈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处。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0mm~30mm。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0mm~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栓杆与本体的配合,通过固定本体与磨盘,利用螺栓杆的向上的拧力,使磨盘向下运动,脱离转轴,整个过程无需敲击磨盘,避免了对磨盘以及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本体;2、通孔;3、固定孔;4、螺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磨盘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呈圆饼状,在本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通孔2内设置有内螺纹,顶磨盘装置还包括与通孔2相配合的螺栓杆4,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与磨盘固定的固定孔3。
通过设计这样的顶磨盘装置,利用固定孔3与磨盘固定,固定的位置要确定通孔2的中间位置与转轴的中间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通过向上拧动螺栓杆4,使螺栓杆4与转轴接触,然后不断的向上拧动,由于磨盘本身与转轴之间是活动连接,这样,磨盘就会由于作用力的原因,向下运动,直至脱离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宗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宗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5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水管雨水分流组件
- 下一篇:一种钢管内壁设置橡胶粘结层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