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5059.9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祥;罗斌;马培莉;齐丹媛;马培茹;李亚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立祥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涌现出了许多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耗电,那么就需要充电器对其充电,当前存在的充电器多种多样,充电器的基本构成包括和电源相连的接线端子、和用电器相连的接线端子以及连接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其中导线的长短对于充电器的使用和存放等会产生影响,当导线过长时,导线会因存放无序而容易打结,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当导线过短时,用电器在充电时会因导线长度的限制而不便移动,给充电状态下用电器的使用造成一定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其导线能够有序收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还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导线缠绕在转轴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布置在壳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将充电器的导线缠绕在转轴上,较为有序,不会造成导线的打结现象,便于导线的收藏,且可以通过控制转轴的转动实现导线的收放,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接电爪杆转动到长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时电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接电爪杆转动到长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垂直的状态时电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之间的导线30,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转动设置在壳体50上,导线30缠绕在转轴40的位于壳体50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布置在壳体50的外部,此充电器中的导线30是缠绕在转轴40上,较为有序,不会造成导线30的打结现象,且导线30是储存在壳体50内,便于导线30的收藏和整个充电器的携带,另外通过控制转轴40的转动即可实现导线30的收放,结构简单且使用较为方便。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布置在转轴40的端部,导线30呈渐开线式或螺旋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这两种缠绕方式均可实现导线30的有序布列。
结合图1-图3,所述导线30为扁平状且呈渐开线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所述壳体50包括圆形底板51以及和底板51的边缘相连的立式布置的围板52,底板51和围板52组成的本体的敞口处设置端盖53,所述转轴40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底板51和端盖53的中心,底板51与端盖53之间的距离和导线30的宽度相符,围板52上开设有贯通板体的开口521。将导线30设计为扁平状、渐开线式的缠绕方式,使导线30方便缠绕的同时可以使其布置更为有序,另外还能节省导线30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缩小壳体50的体积,将壳体50的内部设计成圆柱状的空腔以和导线50缠绕后呈现的圆柱形状相符,体积的减小使充电器便于携带,开口521的设置是供导线30穿过。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的构成包括与电源插座匹配布置的接电爪杆11,接电爪杆11的一端连接在转轴40的一端,转轴4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40相对于壳体50转动的转动手柄60,接电爪杆11和转动手柄60分别显露状位于端盖53和底板51的外侧板面处,一方面便于接电爪杆11和电源相连,另一方面便于使用转动手柄60驱动转轴40的转动以控制导线30的收放。
结合图4-图6,所述接电爪杆11固定在铰接轴70上,铰接轴70的两端转动铰接在转轴40的管状结构的端部管壁上,接电爪杆11随铰接轴70相对于转轴40转动时,接电爪杆11的长度方向分别处在与转轴40长度方向一致或垂直两种位置状态。使用充电器充电时,将接电爪杆11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长度方向一致的位置状态即可,停止充电时,将接电爪杆11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长度方向垂直的位置状态,避免接电爪杆11突出在壳体50外而遭受损坏且便于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立祥,未经徐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5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幕电影观影室及其放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