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4424.4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文红民;唐刚;李志彪;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3/00 | 分类号: | F16K3/00;F16K3/3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量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锅炉给水系统,给水泵出口流量调节阀是给水系统自动调节系统中主要设备之一,供调节给水流量用,电动配用电动执行器,气动配气动薄膜执行器。广泛应用于电站、化工、石油、冶金等给水系统中流量的调节。由于气动薄膜锅炉给水调节阀门采用方便的装配式结构,因此拆装方便,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该系列调节阀也适用于其它各类液体流量的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包括阀盖、密封圈、下阀杆、阀芯、挡环、Y型密封圈、阀座、阀盖垫圈、均流罩、节流环、阀座垫圈、阀体和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所述阀体下方连接设置有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所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上方设置有阀座,所述阀体余阀座之间设置有阀座垫圈,所述阀座上方设置有节流环,所述阀座上方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上方连接设置有下阀杆,所述阀体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芯之间设置有阀盖垫圈,所述阀芯两侧设置有均流罩,所述阀芯上还设置有挡环,所述阀芯与挡环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所述阀盖与下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内部设置有驱动线圈装置、冷却水管、预压弹簧、GMM棒和位移放大装置,所述位移放大装置通过连接杆与GMM棒相连,所述驱动线圈装置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GMM棒设置在驱动线圈装置之间,所述预压弹簧设置在连接杆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阀盖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更为紧凑;阀蕊装在套筒内,以套筒内孔为导向,通过阀瓣的上、下移动来改变套筒的流通面积,从而调节流量;套筒设计出不同的流通面积形式,可满足不同的流通能力;本阀拆卸方便,阀内组件更换、维修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包括阀盖1、密封圈2、下阀杆3、阀芯4、挡环5、Y型密封圈6、阀座7、阀盖垫圈8、均流罩9、节流环10、阀座垫圈11、阀体12和超磁致伸缩致动器13,所述阀体12下方连接设置有超磁致伸缩致动器13,所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13上方设置有阀座7,所述阀体12余阀座7之间设置有阀座垫圈11,所述阀座7上方设置有节流环10,所述阀座7上方设置有阀芯4,所述阀芯4上方连接设置有下阀杆3,所述阀体12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设置有阀盖1,所述阀盖1与阀芯4之间设置有阀盖垫圈8,所述阀芯4两侧设置有均流罩9,所述阀芯4上还设置有挡环5,所述阀芯4与挡环5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6,所述阀盖1与下阀杆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13内部设置有驱动线圈装置134、冷却水管131、预压弹簧132、GMM棒135和位移放大装置133,所述位移放大装置133通过连接杆与GMM棒135相连,所述驱动线圈装置134上设置有冷却水管131,所述GMM棒135设置在驱动线圈装置134之间,所述预压弹簧132设置在连接杆两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阀盖1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更为紧凑;阀蕊装在套筒内,以套筒内孔为导向,通过阀瓣的上、下移动来改变套筒的流通面积,从而调节流量;套筒设计出不同的流通面积形式,可满足不同的流通能力;本阀拆卸方便,阀内组件更换、维修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4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淋水线输送机构
- 下一篇: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