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2562.9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广汇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竖向 多级 ao 生态 污水处理 进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水进水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主体构筑物是一个水深大于6米的水池。其主体由污泥稳定及储存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植物种植区等竖向(自下而上)叠加而成。是一个由生物(如: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生植物、高等水生动物)及非生物(光照、风、温度、有机物、pH值、溶解氧、N及P营养元素等)部分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污水由进水系统送入到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区底部。现有的进水系统的管路是由污水处理池上方向下延伸,依次经过好氧区、缺氧区后到达厌氧区底部,这样的管路排布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路占据了污水处理池池内的大量空间,降低了污水反应净化的有效空间;二是,管路外表面容易附着污泥,而管路长期浸泡在污水内也容易发生变质,减少管路的使用寿命;三是,管路流出的污水向下冲出,容易搅动池底的污泥,使得厌氧区容易浑浊,进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污泥也不易沉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系统,以克服现有的污水进水系统的管路排布方式存在的管路占据空间、容易发生变质、影响污泥沉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系统,包括主管道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复数个分管道,该主管道与该分管道连接的端部埋设于污水处理池的下方,分管道的上端贯穿污水处理池池底并竖直向上延伸至池底污泥层的上方。
另外,上述污水处理池池内由纵横交错的隔板分隔形成复数个隔区,每一隔区均配置有至少一个上述分管道。进一步地,每一隔区分别配置有一个上述分管道,分管道设于隔区池底中心处,分管道的出水口开设于分管道顶端侧壁上,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污水的均匀扩散。此外,每一分管道均配置有一电动阀和一电磁流量计,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污水进水量。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系统的管路大部分是埋设在地下的,既不占用污水净化反应的空间,也有利于管道的保护,使得管路不易遭受外力破坏,降低管路被腐蚀变质的程度,从而有效延长管路的使用寿命。而地下的大致恒温条件使得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池内前能够得到调整,使之与池内的水温大致相同,有利于污水在池内高效地发生反应,也有利于保持池内水温的恒定,进而保证池内生态系统的稳定生存环境,也保证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系统的管路排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用于竖向多级AO生态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系统,包括主管道1以及与主管道1连通的复数个分管道2,该主管道1与该分管道2连接的端部埋设于污水处理池3的下方。污水处理池3由污泥稳定及储存区31、厌氧区32、缺氧区33、好氧区34自下而上竖向叠加而成,分管道2的上端贯穿污水处理池3池底并竖直向上延伸至污泥稳定及储存区31上方的厌氧区32。另外,上述污水处理池3池内由纵横交错的隔板35分隔形成复数个隔区30,每一隔区30分别配置有一个上述分管道2,分管道2设于隔区30池底中心处,分管道2的出水口开设于分管道2顶端侧壁上,污水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分管道2顶端两侧的箭头指向所示;这有利于污水在隔区30内各个区域的布水均匀。此外,每一分管道2均配置有一电动阀和一电磁流量计21,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污水进水量。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系统的管路大部分是埋设在地下的,既不占用污水净化反应的空间,也有利于管道的保护,使得管路不易遭受外力破坏,降低管路被腐蚀变质的程度,从而有效延长管路的使用寿命。而地下的大致恒温条件使得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3池内前能够得到调整,使之与池内的水温大致相同,有利于污水在池内高效地发生反应,也有利于保持池内水温的恒定,进而保证池内生态系统的稳定生存环境,也保证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广汇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广汇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