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2241.9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6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栋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模组的电子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香烟替代品,由于电子烟具有清洁,可重复利用以及电子烟所用的烟油不含致癌物焦油等优点,因此,电子烟在推出不久便受到市场的追捧和国家的重视。
在现有的电子烟装置中,主要结构包含两部分:雾化芯与电池模组。雾化芯与电池模组形成电回路,回路接通后,通过电池模组加热雾化芯中的电阻丝,将雾化芯中的液态烟油或固态烟膏气化形成烟雾,烟雾经过烟道从烟嘴处被吸食者吸入嘴中,从而达到模拟现实中的吸烟效果。
现有电子烟装置中,烟道一般都直通烟嘴,不利于温度较高的烟雾降温,导致温度较高的烟雾容易直接进入口腔,对口腔黏膜和呼吸道造成烫伤。另一方面烟道的长度相对较短,导致烟油容易飞溅进入口腔,且烟油飞溅容易产生较大的爆破音,从而降低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模组的电子烟装置。
一种设有缓冲模组的电子烟装置,包括烟嘴、烟嘴基座、位于该烟嘴基座后方的烟道,以及位于该烟道中的雾化芯,进一步包括设于烟嘴基座与烟道之间的缓冲模组,该缓冲模组与该烟嘴基座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内还设有一缓冲烟道,该缓冲烟道位于该烟嘴与所述烟道之间,该缓冲烟道使该烟嘴与该烟道在直通方向不直线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模组包括一底座,及设于该底座上的一缓冲元件,该缓冲元件位于该腔体内,该缓冲烟道形成于该缓冲元件中,该底座上设有一沿直通方向的通孔,该通孔连接该烟道与缓冲烟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烟道与该直通方向不平行,该缓冲烟道可为螺旋状、方形、三角形或其它规则图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通道,烟雾通过缓冲烟道进入烟嘴的路径长度大于烟雾通过烟道直接进入烟嘴的路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模组的底座上还设有一台阶孔,该台阶孔与该通孔同轴向贯通,该缓冲元件固设于该底座的台阶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模组还包括设于底座边缘的侧缘,该侧缘的顶部低于烟嘴基座端盖的底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元件包括一基座及设于该基座上的凸起,该凸起自该基座的中部向外螺旋延伸,该凸起位于该基座与该底座之间,该底座的通孔正对该凸起的中部,从而于该基座与该底座之间形成自该通孔向外缘螺旋延伸的缓冲烟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元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中设有自该基座的中部向外螺旋延伸的内凹,该底座的通孔正对该内凹的中部,从而于该基座与该底座之间形成自该通孔向外缘螺旋延伸的缓冲烟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元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中设有自该基座中部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陷,该缓冲模组的底座中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正对该凹陷的起始端,从而于该基座与该底座之间形成自该通孔向外缘延伸的缓冲烟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缓冲元件整体形成于该底座的中部,该底座与该缓冲元件之间设有一沿直通方向贯穿的通孔,该缓冲元件上端设有自该通孔内部向该缓冲元件外部贯穿的至少一个缓冲烟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元件整体为一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固设于缓冲模组底座的通孔,另一端置于缓冲模组与烟嘴基座之间的空腔中,该管状结构形成缓冲通道,该缓冲烟道使该烟嘴与该烟道在直通方向不直线连通。
上述电子烟装置,由于该缓冲烟道避免了该烟道与该烟嘴直接连通,从而防止了烟油进入口腔,相对延长了烟道的有效长度,增大了烟雾与烟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烟雾温度,从而避免烟雾对口腔黏膜和呼吸道造成烫伤,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爆破音,从而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烟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电子烟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电子烟装置中缓冲元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缓冲元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缓冲元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缓冲元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缓冲元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栋,未经王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主线束
- 下一篇: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