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9934.2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翔;王建新;杨建国;陈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南通恒成电力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7/02 | 分类号: | A63B27/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扣 方式 上下 坠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农配电作业是电力生产主要工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其中高处作业存在的风险性则更大。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由于高处作业中防护不当而引起的人身坠落事故每年均有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几率已仅次于人身触电事故(据不完全统计,电力建设中高处坠落事故的次数在电力施工各类事故中占40%以上;从2004~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村电网42起人身事故典型案例中高处坠落事故占了5起,约占12%)。为了防止电力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电力系统中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安全带,因此安全带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施工起到很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纵观坠落事故类型,定位作业和移位过程均有坠落事故发生。从事故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定位作业中是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安全带等双保险,若有安全带而再发生人身坠落事故,则其原因无非是人员执行安规不严格、工作中不严格使用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而引起;而用脚扣上下杆移位过程则基本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一旦人员体力不济、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失手、脚扣打滑、脚扣损害等,则可造成人员坠落事故,因此,多少年来有关使用脚扣上下杆进行空中移动过程中如何防坠落事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了我们电力人(行业内虽有在用脚扣上下杆全过程必须使用安全带的规定,但效果不好,难以起到很好的保护),至今也无好的、简便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有效保障电力作业人员安全的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左、右抱紧锁块组,左、右抱紧锁块组均由三个抱紧锁块组成,同一抱紧锁块组中的相邻抱紧锁块之间通过锁块铰链连接,左、右抱紧锁块组之间通过前、后丝杆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包括左丝杆、右丝杆,左丝杆、右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左丝杆、右丝杆均与棘轮调节手柄的调节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棘轮调节手柄的转动,带动左丝杆、右丝杆,使左、右抱紧锁块组抱紧或松开电线杆;在左、右抱紧锁块组上设置固定保险带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现脚扣方式上下杆防人身坠落、提高人员作业安全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包括左、右抱紧锁块组,左、右抱紧锁块组均由三个抱紧锁块1组成,同一抱紧锁块组中的相邻抱紧锁块之间通过锁块铰链2连接,左、右抱紧锁块组之间通过前、后丝杆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包括左丝杆3、右丝杆4,左丝杆、右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左丝杆、右丝杆均与棘轮调节手柄5的调节螺母6螺纹连接,通过棘轮调节手柄的转动,带动左丝杆、右丝杆,使左、右抱紧锁块组抱紧或松开电线杆;在左、右抱紧锁块组上设置固定保险带的固定孔7。
当作业人员使用脚扣方式上下杆前,首先系好安全带,然后将连在安全带上的左、右抱紧锁块组打开,扣在水泥杆上,再进行攀爬(脚扣方式上下杆防坠落装置内径稍大于杆径,确保可以在杆子表面方便移动)。在用脚扣攀爬过程中,双手握住棘轮调节手柄向上,到位后左、右抱紧锁块组倾斜产生阻尼作用,攀爬人员双手借力而引体向上,腿部可轻巧地上移,如此反复。攀爬过程中左、右抱紧锁块组与人体同速向上滑动。一旦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脚扣损坏或出现踩空、滑跌等意外情况时,由于左、右抱紧锁块组受到人体坠落的加速度就会倾斜,左、右抱紧锁块组与水泥杆之间产生机械阻尼作用而卡牢,因此确保人员悬空而不坠落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南通恒成电力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南通恒成电力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9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跳瘦身球
- 下一篇:一种手指肌力康复训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