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9510.6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华英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4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踝关节 逆向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踝距骨骨软骨损伤区域的取骨及植骨装置。
背景技术
脚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相关性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行走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容易导致损伤加重,甚至可能使得踝关节坏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距骨骨软骨损伤区域的取骨及植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包括:一踝关节导向装置,所述踝关节导向装置固定人体踝关节,并且所述踝关节导向装置开设一导向孔;一导管装置,所述导管装置的内部具有可贯穿刺入人体踝关节的克氏针,所述导管装置可贯穿所述导向孔,并且所述导管装置的头部可抵于人体踝关节;一取骨装置,所述取骨装置可套入所述克氏针,并且所述取骨装置贯穿人体踝关节,取出病灶骨后,所述取骨装置内放置移植骨后,再次贯穿人体距骨,植入移植骨。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踝关节导向装置包括:一导向器,所述导向器为一呈预设角度的弧形的条状结构,所述导向器的前端面沿弧形开设一弧形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导向器的上端面;一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具有一第一段和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为一呈弧形的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段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段的尾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凹槽相互匹配连接。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器的后端面靠近上端开设一旋转紧固器,所述旋转紧固器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器螺纹连接,并贯穿至所述凹槽,所述旋转紧固器的一端可与所述角度调节器的所述第一段相抵。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导向器上端面的上端间隔尺寸小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向器内部的下端间隔尺寸。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导向器的左端面贯穿至所述导向器的右端面,并且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凹槽。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段的头部变小,并且所述第二段的头部朝向所述第一段所在的方向弯曲。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导管装置为一圆柱状结构,所述导管装置的头部变小,所述导管装置的尾部设置有凸台,同时,一通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导管装置,所述克氏针可位于所述通孔内。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导管装置的头部设置有倒刺。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取骨装置包括:一取骨器,所述取骨器具有一第一段和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为一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段的尾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段的中部,并且所述第一段的头部沿其中心线方向开设一通孔,所述第一段的所述通孔可套入所述克氏针和人体踝关节;一滑块,所述滑块为一可设定不同直径的圆柱状结构,并且所述滑块沿其中心线反向开设一通孔,所述滑块的所述通孔可套入所述克氏针,并且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取骨器的头部。
上述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头部设置有倒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踝关节导向装置、导管装置和取骨装置的匹配使用,能够有效地将踝关节的骨软骨损伤区域部分去除,并植入移植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中踝关节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向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角度调节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中导管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中导管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中取骨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逆向钻孔及植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踝关节导向装置;21、导向孔;22、导向器;23、凹槽;24、旋转紧固器;25、上端;26、下端;27、弧形凹槽;31、第一段;32、第二段;4、导管装置;41、凸台;42、倒刺;43、通孔;5、取骨装置;51、第一段;52、第二段;53、通孔;54、倒刺;55、滑块;56、通孔;6、踝关节;7、克氏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9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