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防机器人和安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9410.3 | 申请日: | 201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连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人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防机器人和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安防设备,其一般可以自行移动,监测环境并上传搜集到的数据。在现有技术中的安防机器人多应用于军事等尖端行业,其采用履带或四轮车作为底座,这种移动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转弯半径大,灵活性较差,难以适应家庭、商场等民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安防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防机器人成本高,转弯半径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安防机器人,包括底盘和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检测部,所述底盘包括两轴向铰接的支撑部,各所述支撑部外端设有转动轮,所述底盘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前后平衡、两所述支撑部铰接角度和各转动轮转动角度的控制电路,所述检测部包括可转动调节可视角度的摄像头和用于交换数据的传输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包括可横向转动调节角度的摄像底座和可纵向转动调节角度的摄像基体,所述摄像基体上设有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WIFI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发出声、光警告信息的警告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释放高压电的警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防机器人,其底盘具有两相互铰接的支撑部,各支撑部外部设有转动轮,各转动轮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可自行转动,实现底盘的前进、后退和转弯,其转动半径较小。支撑部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保证底盘前后平衡。在底盘上设置的摄像头可调节可视角度并与外界交换数据,配合自由行动的底盘,能灵活的在家庭、商场等场合移动监测环境,同步传输信号至外部设备,其具有成本低、行动灵活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安防系统,包括可远程交换数据的云端、可远程通过所述云端交换数据的操作终端以及上所述的安防机器人。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接收所述安防机器人数据并上传云端的路由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终端包括手机和电脑。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防系统,用户直接远程使用操作终端,通过云端与安防机器人交换数据,远程实时监控环境,并且可操作安防机器人自由移动,具有监控成本低,安防机器人行动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防机器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安防机器人1,包括底盘和设置底盘上的检测部11。其中底盘包括两轴向铰接的支撑部12和控制电路,各支撑部12外端设有转动轮121,控制电路能控制两支撑部12铰接角度和各转动轮121的转动角度,当两个转动轮121同向转动时,可以实现底盘的前进或者后退,当两个转动轮121转动方向相反时,可以原地转动,当两转动轮121同向转动且转动速度不同时,可以在行进中转弯,实现底盘的各种方向的灵活行动,具有很小的转弯半径。在静止或运动的过程中,控制电路可控制底盘姿态,使其保持前后平衡,然后调整两支撑部12之间的铰接角度,为检测部提供稳定的安装基础。
检测部包括可转动调节可视角度的摄像头11和用于交换数据的传输装置。在行进中摄像头可调整可视角度,实时拍摄视频、照片,通过传输装置向外传送。
本实施例中的安防机器人1在使用中,其底盘可原地转动,其转弯半径小,灵活性强,搭载的摄像头11能配合底盘调节角度,实现多方向无死角的拍摄监控,实时传输数据,能应用于家庭、商场等民用领域,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头11包括可横向转动调节角度的摄像底座112和可纵向转动调节角度的摄像基体113,摄像基体113上设有镜头111。摄像底座112和摄像基体113配合转动,可实现纵向横向两个方向的无死角调节,二者均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结构,其箱详细结构此处不做赘述。
传输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本实施例中包括WIFI模块,可以通过WIFI信号接入路由器2,继而进入互联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连,未经陈金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9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