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8969.4 | 申请日: | 201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沈岳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象保合作区启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风速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当前煤炭、石油等传统燃料资源的急速减少,因此对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当今解决能源供求矛盾的主要手端,其中风力发电系统以其适用范围广、重复利用率高且对环境污染性极低等原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风力发电设备,往往是由一台风力发电机与风力桨叶配合使用,实现借助风力发电,为了获取较高的电能,风力发电机的体积较大,虽然可以满足提高发电量的要求,但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风力发电机及风力桨叶的自重,从而导致当前风力发电机仅能在在风速较高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发电的需要,因此对风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运行条件较难满足,也极大的限制了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是应用,于此同时,当前的风力发电机均是由单台发电机机配合风力桨叶的结构,因此当发电机或桨叶中任意一个结构发生故障,必将导致整个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行,抗故障能力及运行可靠性较差,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风力发电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该新型结构简洁紧凑、运行性能稳定且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对风能的综合利用率,提高风力发电运行对风力环境适应范围,实现风力发电机在低风速条件下运行发电,从而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综合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多台风力发电机替代传统单台风力发电机运行发电模式,从而提高了发电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排除效率,并降低了风力发电机日常运行及维护成本。
一种新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定位框、风力发电机、集电端子、辅助供电线路及主供电线路,其中定位框下表面与支撑柱上表面连接,且支撑柱另分别与水平面及定位框下表面垂直,定位框内另设定位板,风力发电机通过定位板安装在定位框内,并呈阵列分布,风力发电机另通过辅助供电线路与集电端子电气连接,且各风力发电机间均并联,集电端子另与主供电线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框前端面及后端面另设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防护罩,且防护罩包括上防护板及下防护板,上防护板及下防护板末端均通过调节机构与定位框铰接,前端相抵,且上防护板与下防护板接触面与定位框中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通过定位板安装在定位框内,并呈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框与支撑柱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风力发电机为小型风力发电机或微型风力发电机。
本新型结构简洁紧凑、运行性能稳定且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对风能的综合利用率,提高风力发电运行对风力环境适应范围,实现风力发电机在低风速条件下运行发电,从而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综合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多台风力发电机替代传统单台风力发电机运行发电模式,从而提高了发电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排除效率,并降低了风力发电机日常运行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柱,2、定位框,3、风力发电机,4、集电端子,5、辅助供电线路,6、主供电线路,7、定位板,8、上防护板,9、下防护板,10、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端、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1、定位框2、风力发电机3、集电端子4、辅助供电线路5及主供电线路6,其中定位框2下表面与支撑柱1上表面连接,且支撑柱1另分别与水平面及定位框2下表面垂直,定位框2内另设定位板7,风力发电机3通过定位板安装7在定位框2内,并呈阵列分布,风力发电机3另通过辅助供电线路5与集电端子4电气连接,且各风力发电机4间均并联,集电端子4另与主供电线路6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框2前端面及后端面另设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防护罩,且防护罩包括上防护板8及下防护板9,上防护板8及下防护板9末端均通过调节机构10与定位框2铰接,前端相抵,且上防护板8与下防护板9接触面与定位框2中线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力发电机3通过定位板7安装在定位框2内,并呈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框2与支撑柱1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力发电机3为小型风力发电机或微型风力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象保合作区启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象保合作区启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8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