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7906.7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梅;李广文;赵领洲;王薇;宋艳艳;常蓓;曹灿;刘倩;马千里;韩天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C25D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阳极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极氧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影响骨植入材料骨结合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植入材料表面形貌是重要因素之一。骨植入材料表面微米级纳米级仿生设计可以模拟人体天然组织中细胞外环境的结构从而有望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生物学功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钛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如对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具有纳米形貌的生物学性能骨植入材料,以期植入体内后能够形成早期种植体骨结合并拥有较高的结合强度,是目前骨植入材料表面改性的焦点,也是改性常用的方法。上述的阳极氧化处理是指在一定的直流电进行恒定电流或者恒定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各种不同的酸溶液作为反应溶液,以纯钛或钛合金作为反应的阳极,以石墨作阴极而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纯钛或者钛金属表面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多孔二氧化钛氧化膜,该膜管径是精密可控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结构,该氧化膜厚度一般为100纳米至几个微米,与基底材料表面结合力强,具有耐腐蚀、抗磨损等优点,可模仿骨组织的胶原纤维结构,从而形成与天然骨组织形貌更相似的微纳米复合梯度形貌。在上述阳极氧化过程中,石墨(阴极)一般为圆柱棒状,但是钛片(阳极)具有不同的规格、形状或立体结构,由于钛片体积较小,厚度较薄,容易滑脱,因此钛片固定存在较大困难,有必要提供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可将不同规格、形状或立体结构的钛片进行阳极氧化,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稳定、不易滑脱、操作简易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包括反应容器、阴极接触端和阳极接触端,所述阴极接触端和阳极接触端的上端分别设有阴极固定夹和阳极固定夹,所述阳极接触端的下端连接设置有钛具固定结构,所述钛具固定结构为与钛具形状及结构相对应的卡槽固定结构。
所述卡槽固定结构的开口端宽度小于卡槽内最大宽度形成自锁结构。
所述阴极接触端和阳极接触端上均设有容器固定结构。
所述容器固定结构为挂钩。
所述阳极接触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钛具固定结构。
所述阳极接触端、容器固定结构、连接杆及钛具固定结构为一体结构。
所述阳极接触端、钛具固定结构及连接杆为钛丝。
所述反应容器底部设置磁性搅拌子。
所述钛具固定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半圆卡槽,所述半圆卡槽均采用优弧结构。
所述钛具固定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梯形卡槽,所述梯形卡槽开口端宽度小于卡槽内最大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装置,包括反应容器、阴极接触端、阳极接触端,所述阴极接触端、阳极接触端的上端分别设有阴极固定夹、阳极固定夹,便于与电极固定连接;所述阳极接触端的下端连接设置有钛具固定结构,可将不同规格、形状或立体结构的钛片进行阳极氧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稳定、不易滑脱、操作简易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钛具固定结构为与钛具形状及结构相对应的卡槽固定结构,所述卡槽固定结构的开口端宽度小于卡槽内最大宽度以形成自锁结构,即使钛片体积小、厚度薄,也可以稳稳地卡固在卡槽中;所述阴极接触端、阳极接触端上均设有容器固定结构,方便固定阴极、阳极;所述阳极接触端、容器固定结构、连接杆及钛具固定结构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所述阳极接触端、钛具固定结构及连接杆为钛丝,避免使用其他金属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钛片阳极氧化反应;所述反应容器底部设置磁性搅拌子,磁性搅拌子转动使反应溶液浓度均匀,进而进行电化学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阳极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常用的不同形状钛片示意图;
图3为1cm×1cm正方形钛片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3cm×3cm正方形钛片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直径为1cm圆形钛片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直径为3cm圆形钛片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7为1cm×1cm×1cm正方体钛块固定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容器、2-阴极接触端、21-阴极固定夹、3-阳极接触端、31-阳极固定夹、4-钛具固定结构、5-容器固定结构、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7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