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输埋地管道检测设备测试能力验证用的试样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7652.9 | 申请日: | 201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斌;郑炯;陈培宁;谭春波;黄杰生;王宏君;蒙仲英;刘文飞;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梁莹 |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输埋 管道 检测 设备 测试 能力 验证 试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输埋地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输埋地管道检测设备测试能力验证用的试样管。
背景技术
目前,埋地管道检测技术主要围绕金属本体缺陷、防腐绝缘层缺陷和管道运行环境这三大问题上。对应金属本体缺陷的检测,目前已研制出来的主要有检测设备有管道内检测技术(俗称管道猪)、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应力集中磁扫描技术;对应防腐绝缘层缺陷的检测,目前已研制出来的主流检测方法有直流电位梯度法、管中电流法和音频检测法等;而关于管道运行环境的检测技术,主要有阴极保护检测、杂散电流检测、土壤腐蚀性检测等。
从我国20余年来在长输埋地管道方面的检测案例上所公开发表的一些技术论文成果,以及我们这几年亲身经历过的检验案例来看,每一种检测技术都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例如:管道内检测技术可以对管道内部所到之处进行全方面地检查,可以检查出包括异常变形、腐蚀减薄、裂纹等缺陷,但是它所携带的探头系统是基于漏磁通原理或是超声波原理,要求工作条件非常苛刻(如耦合效果、介质压力、介质温度等),检测器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运行速率、杂质等影响,造成漏检情况;同时,其也不能判断防腐层的质量。又如:防腐层检测技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比较成熟了,对于防腐层质量的检测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之间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有些侧重整体评价,有些侧重找漏点,而且此法不能检测管体质量。
因此,我们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使用现有这些技术设备来对长输埋地管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检出率呢?到目前为止,本领域内还没有一个类似长输埋地管道的标准试样,来对所使用的这些设备进行对比验证。毕竟埋地管道是敷设在地下的,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压力设备,检测数据出来后,有时偶然开挖一两处进行验证而已,目前国内外也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对比这些检测设备的有效性的权威论证或者是一些公开的对比数据。因此,即便进行过内检测或是应力集中磁扫描检测的管道系统依然存在很高的破坏风险,如2013年1月中石化茂-湛线输油管道漏油事故就是在检测之后才发生的。尽管从检测结果来看,也发现了很多金属本体和防腐绝缘层方面的缺陷,而且也开挖了一些位置进行验证,但还是常常存在检测不到位的现象。
由此可见,怎样才能将管道运行本身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现有检测设备进行互补检测,寻找到最优的检测设备组合,达到“只要有缺陷就能检出来,没有缺陷就没有显示”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管道运行风险,成为长输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的新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输埋地管道检测设备测试能力验证用的试样管,通过该试样管,可对多种检测设备的测试能力进行反复验证,提高检测设备的准确性,从而为管道的安全使用提供更高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输埋地管道检测设备测试能力验证用的试样管,管道包括金属管和防腐层,金属管表面涂布防腐层,管道上分布有多种缺陷纹路,各缺陷纹路包括防腐层减薄、防腐层破损、防腐层剥离、机械损伤、焊接缺陷、泄露孔和盗接支管;管道直径为500~1016mm,管道长度≥50m。
所述管道主要由弯头、短节和直管焊接组成,按照天然气的输送方向,分别为第一弯头、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三直管、第四直管、第五直管、第一短节、第二弯头、第二短节、第六直管和第三弯头,管道两端设有活动盖板,管道的埋设深度为1.2m。
第三直管和第四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探头环,第二短节上设有第二探头环,管道外接阴极保护方式的线路。
所述防腐层减薄在管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
以管道上靠近低温室(即天然气的存储室)一端的第一条环向焊缝为起点,以天然气的输送方向为视觉方向,管道的径向截面视为时钟界面,
距离起点9m处的3点钟方向,设置边长为15mm的方形防腐层减薄,防腐层减薄量为50%,未露出金属,
距离起点17.5m处的4点钟方向,设置边长为20mm的方形防腐层减薄,防腐层减薄量为50%,未露出金属,
距离起点25m处的8点钟方向,设置直径为50mm的圆形防腐层减薄,防腐层减薄量为50%,未露出金属,
距离起点28m处的9点钟方向,设置边长为100mm的方形防腐层减薄,防腐层减薄量为50%,未露出金属,
距离起点72m处的12点钟方向,设置边长为100mm的方形防腐层减薄,防腐层减薄量为50%,未露出金属。
所述防腐层破损在管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7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