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6936.6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土壤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常规农业灌溉方法的改进,创造出许多新方法,其中有人提出了利用负极聚水效应使作物根部保持湿润的方法,此方法不仅节约了大量灌溉用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灌溉效率。
现有农业灌溉技术中无论是漫灌还是喷灌等灌溉技术,都很难避免水分的深层渗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而且还要定期对农田实施灌溉。尤其是对于盐碱地以及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这一缺点就更加显著,特别是在盐碱地地区,淡水资源匮乏,普通的灌溉方法不仅浪费淡水资源,而且灌溉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此系统可以将土壤深层的水在电流作用下流向地表附近植物的根部,被植物吸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田间灌溉次数,大大节约农田用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负极板和埋在深层土壤中的正极板,所述负极板和所述正极板间电连接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器;还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负极板为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网。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负极板为由半导体纤维编织成的纤维网。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正极板为石墨正极板或硅正极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负极板和埋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深层土壤中的正极板,负极板和正极板间电连接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器;还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器电连接。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植物根系附近水分湿度情况,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将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器,电路控制器闭合,土壤深层水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粘土颗粒间的毛细通道向负极板移动,该现象称也作负极聚水效应。水分在静电场作用下流至植物根系附近,随着时间的变化,土壤会越来越湿润,水分将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具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田间灌溉次数,大大节约农田用水,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增收。
由于负极板为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网,其网状结构不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且网状结构面积较大,可以分布在作物根系的周围,使电流作用下流向作物根系的水分能均匀地分布在根系附近,利于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
由于正极板为石墨正极板或硅正极板,在含水较高的深层土壤中不易被腐蚀,尤其适于在盐碱地地区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可以将土壤深层的水在电流作用下流向地表附近植物的根部,被植物吸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田间灌溉次数,大大节约农田用水,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尤其适合于淡水资源缺乏的盐碱地地区,节水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极板的平面结构简图;
其中:1-负极板,2-正极板,3-电源,4-电路控制器,5-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所示,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负极板1和埋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深层土壤中的正极板2,负极板1和正极板2间电连接有电源3和电路控制器4。电极土壤网灌溉系统还包括埋在植物根部附近的湿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5与电路控制器4电连接。其中,负极板1为由半导体纤维编织成的纤维网,正极板2为石墨正极板或硅正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6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