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定位方形沉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6874.9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李瑞祥;张明;林忠成;代继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定位 方形 沉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箱结构设计,具体是一种快速定位方形沉箱。
背景技术
沉箱安装是码头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影响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工序之一,一般围堰多采用对基床进行整平处理后,再进行构件的安装,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强风、急流、波浪等建设条件更加复杂,导致方形沉箱的吊装过程比较困难,前后两个方形沉箱安装时很难对齐,即使安装完毕后其稳固性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齐安装的快速定位方形沉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定位方形沉箱,包括多对相邻的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所述第一方形沉箱相对的两侧其中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另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方形沉箱相对的两侧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凹槽,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利用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即可完成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的快速定位对齐并安装,而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块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即可完成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的快速定位对齐并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沉箱上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同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方形沉箱上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同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方形沉箱上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同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方形沉箱上与所述第二定位块同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利用所述第一导向块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即可对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的定位进行导向,便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快速对齐安装,而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利用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块插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即可对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的定位进行导向,便于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快速对齐安装。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方形沉箱一体成型,提高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方形沉箱一体成型,提高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方形沉箱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方形沉箱一体成型,提高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二方形沉箱一体成型,提高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二方形沉箱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呈三角形,提高相邻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以及各对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快速对齐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相邻的所述第一方形沉箱和第二方形沉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导向块,2、第一方形沉箱,3、第一导向槽,4、第二方形沉箱,5、第二导向块,6、第二导向槽,7、第二定位块,8、第一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定位方形沉箱,包括多对相邻的第一方形沉箱2和第二方形沉箱4,第一方形沉箱2相对的两侧其中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8,另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二方形沉箱4相对的两侧其中一侧与第一定位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凹槽,另一侧与第一定位凹槽8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凹槽8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块7,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二定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6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方井盖
- 下一篇:地下室挡土墙周边地下水的集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