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6433.9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李雄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9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徐金琼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面 减隔震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抗震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隔震、耗能减震技术逐步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隔震、减震技术是通过隔震、减震装置将结构最大限度的与地震时的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隔开,从而大幅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大量理论研究和部分隔震工程震害经验表明,隔震与耗能减震技术是目前为止性能最为稳定且最有效的控制技术之一,已有部分采用了隔震及耗能减震技术的工程结构经受住了强烈地震的考验,证实了这种被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减隔震技术也在建筑和桥梁结构的加固及重建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几年地震的频繁发生,与桥梁、建筑相关的抗震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桥梁采用的抗震支座主要有高阻尼橡胶支座、抗剪销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能在支座位移时利用橡胶的阻尼特性提供地震阻力,减小和吸收地震荷载,但高阻尼橡胶支座橡胶易老化,寿命低,由于橡胶本身的特性,地震位移小及难安装,当承载力大时,所需支座的体积相应增大,造成转角困难,支座的使用性和经济性较差;抗剪销隔震支座只能控制地震达到支座设计地震荷载时工作,但抗震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耐用、易安装的双曲面减隔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支座板、中间钢板和下支座板,所述的上支座板下表面和下支座板上表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所述的中间钢板上下两个面分别为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配合的凹球面,所述的上支座板与中间钢板之间设置有上耐磨板,所述的下支座板与中间钢板之间设置有下耐磨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支座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中间钢板的上环形凹槽,所述的下支座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中间钢板的下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支座板通过锚固套筒和螺栓与桥梁体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套筒和螺栓与桥墩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地震发生时,梁体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支座板设置有凸球面与中间块的两个凹球面之间进行摩擦,消耗掉地震产生的部分能量;同时,梁体发生位移过程中,利用两个曲面使支座高度产生变化,梁体的势能也发生变化,从而延长桥梁的地震周期和减小振幅,这种凹凸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承载能力好;上支座板与中间钢板之间设置有上耐磨板,下支座板与中间钢板之间设置有下耐磨板,这种上下耐磨板的设置可以防止上下支座板与中间板的磨损消耗,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梁体通过升降的形式储能地震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减隔震功能。
所述的上支座板上和下支座板分别设置有用于限位中间钢板的上环形凹槽和下环形凹槽,实现防落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 上支座板,2-上耐磨板,3-中间钢板,4-下耐磨板,5-下支座板,6-锚固套筒,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支座板1、中间钢板3和下支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座板1下表面和下支座板5上表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所述的中间钢板3上下两个面分别为与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5配合的凹球面,所述的上支座板1与中间钢板3之间设置有上耐磨板2,所述的下支座板5与中间钢板3之间设置有下耐磨板4;所述的上支座板1通过锚固套筒6和螺栓7与桥梁体连接,下支座板5通过锚固套筒和螺栓与桥墩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地震发生时,梁体发生位移,上支座板1与下支座板5的凸球面与中间块3的两个凹球面之间进行摩擦,消耗掉地震产生的部分能量,这种凹凸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承载能力好;上支座板1与中间钢板3之间设置有上耐磨板2,下支座板5与中间钢板3之间设置有下耐磨板4,这种上耐磨板2和下耐磨板4的设置可以防止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5与中间板3的磨损消耗,延长了减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同时梁体通过升降的形式储能地震产生的能量,延长地震周期,减小振幅,从而实现减隔震功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李雄,未经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李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6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索索塔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桥梁混凝土保护层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