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车自控温加热供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6377.9 | 申请日: | 201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培祥;吴训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培祥;吴训留 |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车 自控 加热 供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涉及柴油动力车辆的柴油车自控温加热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以柴油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若使用低标号柴油经常会因为周围环境温度过低而出现柴油变稠、结蜡,进而滤网、油管被堵塞的现象,致使车辆起动困难、行车中突然熄火等故障,从而为用户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和经济损失;若使用较高标号的柴油不但油价增高,动力性也随之降低,从而增加用户的运输成本。为解决低温环境下低标号油因黏度增加而流动性变差甚至结蜡这一现象,人们通常直接用火对油箱及油管进行加热,经常引起不必要的火灾;有些人提出应用电加热的方法,其加热系统大都对温度控制存在缺陷,不能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仅仅依靠个人的经验对整个系统进行加热,安全隐患大,而且只能对供油系统的某一部分进行加热,能源利用率低。现有的一些加热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利用程序对供油系统加热,这样的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使用操作繁琐且后期维护成本高,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传统加热安全隐患大,一些结构复杂的供油系统操作及可靠性差,制作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功率低易控制,自动调节温度且成本低廉的柴油车自控温加热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柴油车自控温加热供油系统包括位于燃油箱内吸油器、套装在油水分离器和滤清器外的加热套、输油泵、喷油泵、回油管和连接各部件的输油管,吸油器的下端设有与吸油管垂直的圆柱形加热体,加热套外侧设有轴向开口并利用卡箍进行固定,改进之处在于,加热体内部设有缠绕PTC材质加热带Ⅰ的支架,外壁下侧设有滤网,滤网正对的支架上设有进油口;
加热套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栅栏形排列的PTC材质加热带Ⅱ;
输油管为自控温输油管,贴近内层设有PTC材质的加热带Ⅲ,加热带Ⅲ与外层之间设有保温层。
为便于控制和显示温度,所述加热体、加热套和输油管内均连接温度传感器,各部件的加热单元之间连接有控温器,控温器上设有控制加热的温控开关,温度传感器连接控温器的数显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PTC加热的自控温特性,使用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度,可以选择性的增加设备,既可以人工少量干预也可以实现完全的自控温;在输油的各个环节实现加温,保证燃油的流动性,安全性高,加热速度快;各部件的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成本低,故障率低,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吸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输油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加热套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油器,101.加热体,102.加热带Ⅰ,103.外壁,104.支架,105.进油口,106.滤网,11.燃油箱,2.输油管,21.外层,22.加热带Ⅲ,23.内层,24.保温层,3.加热套,31.外层,32.内层,33.加热带Ⅱ,4.输油泵,41.油水分离器,42.滤清器,5.回油管,6.喷油泵, R1、R2、R3.加热部件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燃油箱11内吸油器1、套装在油水分离器41和滤清器42外的加热套3、输油泵4、喷油泵6、回油管5和连接各部件的输油管2,加热套3外侧设有轴向开口并利用卡箍进行固定。这样燃油经过吸油器1进入输油管2,流经油水分离器41,、滤清器42进入输油泵4内,再经喷油泵6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燃烧,剩余的燃料就经过回油管5流回到燃油箱11中。
如图2所示,燃油箱11内的吸油器1设有竖直吸油管,与吸油管垂直方向设有圆柱形加热体101,加热体101内部设有缠绕PTC材质加热带Ⅰ102的支架104,支架104的外壁下侧设有滤网106,滤网106正对的支架104上设有若干通孔形式的进油口105;
如图3所示,输油管2包括内层23和外层21,贴近内层23沿管径方向设有PTC材质的加热带Ⅲ22,加热带Ⅲ22与外层21之间设有保温层24。
如图4所示,加热套1的内层32和外层31之间设有PTC材质加热带Ⅱ33,加热带Ⅱ33沿着加热套1的圆周方向栅栏形排列。本实施例无需增加额外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加热控温的目的,简单方便,易于实施。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培祥;吴训留,未经高培祥;吴训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6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