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嘴燃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5246.9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汉祥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燃气体燃烧器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是一种炉嘴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可燃气已经作为非常重要的能源。然而,由于现有的燃烧装置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了燃烧装置内气体流畅性差、气压低、可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在现有的这些燃烧装置内,可燃气往往很难达到高效率的燃烧,有些燃烧装置甚至只使用了放出的可燃气的小部分,没有燃烧的可燃气以及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全部流入了大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特别地,对于生物质燃烧器产生的可燃气,如果可燃气燃烧的不充分、不能够将燃气全部燃烧尽,那么生物质燃烧器前期的处理工作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对于生物质燃烧器来说,将可燃气充分燃烧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获取一种能够充分地燃烧可燃气的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可燃气燃烧不充分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炉嘴燃烧装置,实现了可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达到了可燃气充分燃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嘴燃烧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空气室、燃烧腔及燃烧嘴,空气室上开有燃气入口和氧气入口,空气室为一圆筒,圆筒的一侧端面开有连接燃烧腔的混合气出口,圆筒的另一侧端面的中央开设燃气入口,燃气入口连接可燃气通道末端;圆筒的侧面开设氧气入口,氧气入口密封连接供氧管。
通过上述结构,可燃气从可燃气通道、圆筒端面中央流入,空气从圆筒侧面压入,可燃气和空气在空气室内充分混合,为混合气在燃烧腔和燃烧嘴内燃烧提供了较好的准备,实现在混合气的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空气室内设有混合腔,混合腔为一锥形网筒,混合腔的窄端连接燃气入口、宽端连接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尺寸大于燃气入口尺寸。
通过设置混合腔,空气只能穿过网孔后与可燃气充分混合,这样提高了空气的压力,促进了空气与可燃气的混合效果,使其混合更均匀,为充分燃烧做准备。
进一步地,混合气出口包括混合腔宽端出口和氧气入孔,氧气入孔设置在空气室与燃烧腔之间的环形板上。
从供氧管输入的空气通过环形板上的氧气入孔流入燃烧腔中,这样的设置具有两个作用:第一,具有将燃烧腔内的火焰向外推的作用,所以燃烧腔内的火焰只会向外燃烧,而不会产生向内燃烧;第二,为燃烧腔内可燃气的燃烧提供空气,促进燃烧腔内可燃气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混合腔的窄端直径大于可燃气通道直径。
设置混合腔的窄端直径大于可燃气通道直径的目的在于:可燃气从可燃气通道流出后,会迅速的向四周散开,更有利于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
进一步地,供氧管出口方向与混合腔外表面相切。
由于供氧管出口与混合腔外表面成相切的关系,空气切向进入空气室内,在空气室内形成旋转风,其运动速度更快,切向地进入混合腔内与可燃气充分混合,混合的效果更为优越,为充分燃烧做了更好的准备。
进一步地,圆筒的侧面开有两个以上的关于圆筒轴心对称设置的氧气入口。
随着氧气入口的增加,旋转风量也会随之提高,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会更好。
进一步地,圆筒的侧面开有两个关于圆筒轴心对称设置的氧气入口,两个氧气入口的高度不同,与氧气入口连接的供氧管连接至三通管接头出口。
高度不同的两个氧气入口形成的旋转风风速更快,通过设置的三通管接头,节约了供氧管的长度,同时便于同时调节两个氧气入口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地,三通管接头入口连接风机。
进一步地,燃烧腔为一锥形筒。
锥形筒形状的燃烧腔出口的混合气体密度更大,有利于燃烧装置点火和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空气旋转地进入空气室中、与可燃气充分混合,混合效果好,燃烧充分;另外,混合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而且将可燃气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防止可燃气窜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嘴燃烧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嘴燃烧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
1、三通管接头;2、供氧管;3、混合腔;4、空气室;40、燃气入口;41、混合气出口;410、氧气入孔;5、燃烧腔;6、燃烧嘴;7、可燃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汉祥,未经潘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5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酸酯回收废料的焚烧系统
- 下一篇:可视酒精贮量的钢制酒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