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条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4662.7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雄;黎法明;张志稳;张贵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 地址: | 5103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条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条扳手,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车轮辐条的扳手。
背景技术
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车辆的车轮多采用可调式辐条结构,即轮毂与车圈之间用辐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车轮。在装配车轮或调整车圈的圆度或平度时,需采用车轮辐条专用扳手来旋转辐条端部的辐条帽,对车条的松紧度时行调整。传统的辐条扳手为圆环形结构,在圆环的一侧有六个不同宽度的开口,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辐条。
传统的自行车车圈辐条有36根、32根、18根等等,相邻两根辐条之间的间距在4cm~8cm之间,传统的辐条扳手直径约3.8cm,传统的自行车车圈与传统的辐条扳手是相适配的。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自行车也与时俱进,设计师把自行车的辐条加密到92根、70根、60根等,相邻两根辐条之间的间距缩小到3cm、2cm、1.5cm等,而传统的辐条扳手直径为3.8cm,根本无法对辐条进行松紧。另外,传统的辐条扳手在使用时要在辐条之间转动,由于相邻辐条之间的空间很小,操作者的手不好在辐条之间工作、用力,因此,传统的辐条扳手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规格车轮辐条且便于操作的辐条扳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辐条扳手,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为长条形,所述扳手本体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宽度与辐条帽直径相适配的凹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设有通孔,可以把扳手挂在墙上等地方,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两端设有通孔,可以把扳手任一端挂在墙上等地方,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开口的宽度为3mm、3.5mm、4mm、4.5mm、5mm、5.5mm中的一种或多种,多种宽度可以同时适应不同规格的车轮辐条。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即扳手本体的外形为长圆柱体或扁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材质为钢或铁,保证扳手的硬度,不易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宽度为1.2cm,使扳手可轻松进入两辐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厚度为0.4cm、0.5cm或0.6cm。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本体的长度为18cm,足够设置多个凹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合于不同规格的辐条,持久耐用,节省用户的购买成本。同时长条形结构便于操作,又非常省力,工作效率高,达到快速松紧辐条帽的目的,可以应用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手推车等车辆的车轮辐条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扳手本体、2-凹形开口、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辐条扳手,主要包括扳手本体1,扳手本体1为长条形,它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宽度与辐条帽直径相适配的凹形开口2。扳手本体1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设有圆形通孔3,通过此通孔3可以把辐条扳手挂在墙上的螺钉,方便收纳,不占用空间。
优选的,凹形开口2的宽度为3mm、3.5mm、4mm、4.5mm、5mm、5.5mm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以上宽度均设置在同一扳手本体1上,且每种宽度的凹形开口1各设置两个,当其中一个凹形开口1损坏时,还有另一个可用。凹形开口2的宽度不限于以上规格,还可以根据辐条规格需要设置为其他尺寸的宽度。
优选的,扳手本体1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即扳手本体1的外形为长圆柱体或扁长方体,或其他形状都可以。
优选的,扳手本体1的材质为钢或铁,保证辐条扳手的硬度,增加使用寿命。
优选的,考虑到相邻辐条之间的间距,以及使辐条扳手有足够多的凹形开口2,扳手本体1设置为宽度1.2cm,厚度0.4cm、0.5cm或0.6cm,长度18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选取与辐条帽尺寸匹配的凹形开口2并卡入该辐条帽,手握住辐条扳手,根据调整需要向左旋转或向右旋转辐条扳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4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