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河船闸横拉闸门检修顶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4337.0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杨东;刘永玉;尹思宏;温红喜;朱恩贵;严红基;熊坤尧;杨柏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闸应急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河 船闸 闸门 检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船闸横拉闸门检修顶门装置,尤其涉及大吨位带载起重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横拉闸门其运转机构包括顶平车和底平车,顶平车设置顶滚轮、齿轮齿条及动力装置,驱动闸门开关,闸门门体与底平车连接,起到支撑闸门重量;承载闸门门体重量的底平车因长期处于重载、水下等运行环境,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闸门不能正常运行,船闸不能正常通航,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往闸门底平车一至二年将定期出水检修或强制更换,从而保证闸门的正常运行。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将闸门处于开门位置,通过在闸首边墩上架设工字钢等,用钢丝绳分别穿绕在闸门门头吊点和工字钢上,利用千斤顶顶高。
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工作量大,准备时间长。该工艺所需工字钢长度长,重量重,运输不便,需要大量辅助用工配合,准备时间较长;
2、存在安全隐患。液压式千斤顶需顶靠在工字钢的中心位置,如在顶升过程中受力不均衡或偏心,将会导致工字钢扭曲变形。在顶升和降落过程中,因行程需要,需及时垫摆木枋,以防千斤顶出现故障闸门下落,危机水下作业的安全等事故发生;
3、工字钢国内现有的多种液压式千斤顶,靠流量控制行程的,靠尖齿咬入杆表面锁紧的,等等。依靠流量控制行程时,如操作原因或油管老化造成喷油,则千斤顶不能工作,在提升过程中出现此问题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存在不安全因素。靠尖齿咬入杆表面锁紧的用于大吨位起重,尖齿咬入杆件太深,容易损伤尖齿或杆件表面,造成使用寿命下降,更有可能在起重过程中失效,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内河船闸横拉闸门检修时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工艺进行:闸门上部固定两组钢丝绳,穿过闸门上方闸首的混凝土孔洞,绕在承重钢梁上,承重钢梁用人工抬放到初始高度的木枋垫块上,在混凝土结构和承重钢梁中间放入顶升式油压千斤顶,利用油压千斤顶顶升承重钢梁,每顶升一个行程后就在原有垫块的基础上增加垫块,通过几次顶升后将闸门提升到维修高度。此工艺工作量大,因一个闸门重量达百吨,顶升过程中及顶升后的固定都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导致承重钢梁10失稳而发生事故。针对此种工况,需要一种全新的工法及提升工具来保证此工作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的闸门检修顶门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和闸门连接的承力杆(9),所述承力杆(9)外套设有上锁紧装置和下锁紧装置;所述上锁紧装置固定设置,下锁紧装置活动设置并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运动;
所述上锁紧装置、下锁紧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包括锁紧体和可相对锁紧体运动的设置在锁紧体内的锁紧块,所述锁紧体下部内侧壁为倒圆台状,所述锁紧块外侧壁和锁紧体下部内侧壁对应设置,所述锁紧体内设抵设在锁紧块上部的弹簧。
所述锁紧块和承力杆(9)接触的部位设置成锯齿的斜面,对应的承立杆(9)外表面设和凸出斜面部分的凹槽。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上锁紧装置和下锁紧装置之间,为一和承力杆(9)同轴设置的液压装置;
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和上锁紧装置连接的活塞(4),所述活塞(4)和活塞体之间形成活塞上腔(5)、活塞下腔(6),所述活塞上腔(5)、活塞下腔(6)上均设有油口。
所述承力杆(9)的上部安装套设在承力杆(9)外部的防坠保险环(1),所述防坠保险环(1)设置在上锁紧装置上部。
所述下锁紧装置固设在混凝土梁(10)上。
所述闸门上设置两承力杆(9),所述两承力杆(9)分别设置所述的上锁紧装置和下锁紧装置。
内河船闸横拉闸门检修顶门装置的工作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通过驱动装置的上油口对活塞上腔(5)供入高压压力油,此时油液会推动活塞(4)向下运动,当活塞上腔(5)充满液压油时,活塞(4)运动到下位,同时带动上锁紧块(2)及上锁紧体(3)沿承力杆(9)向下运动了一个活塞行程;
2)换向供油,下油口进油,上油口排油,活塞(4)向上运动,并带动上锁紧块(2及上锁紧体(3)向上运动,并带着闸门(11)同时向上提升一个行程的位置;
3)当活塞(4)到上位后换向供油,上油口进油,下油口回油,承力杆(9)会自动推动下锁紧块(7)运动到下锁紧体(8)的锥度角中,锁紧承力杆(9)停止向下运动,上方的上锁紧体(3)及上锁紧块(2)由于锥度的反向打开原理继续向下运动,直到活塞移动到下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闸应急保障中心,未经扬州船闸应急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4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船机的纵向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活动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