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火灸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3897.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波;张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火灸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品,尤其涉及一种雷火灸具。
背景技术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条主要用于艾灸。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可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等症。
而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而传统的艾灸,普通人难以驾驭,但是使用灸具,传统结构的灸具又因为其结构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繁琐,安装固定艾灸比较困难;2,因为其结构原因,不能够随时调整艾灸距离皮肤的位置,温度难以控制,所以使用者的舒适感不强;3,艾灸的灰不容易收纳,及其容易烫伤用户的皮肤。均不利于家庭用户自己进行艾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控温、患者舒适感强,同时安全性好的的雷火灸具,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艾灸盒组,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与手握支架连接,连接杆与手握支架铰接,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实现与手握支架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之间还具有伸缩杆,艾灸盒组包括中空外管与套管,中空外管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套管插套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固定,套管的内腔具有艾灸架,中空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
所述连接杆与艾灸盒组之间通过万向球头组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中空外管与套管上均开有固定通孔,套管可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分为中空外管与套管,而艾条放置在套管内,所以中空外管是不会发烫的,不容易烫伤使用者的皮肤。
而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与手握支架连接,连接杆与手握支架铰接,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实现与手握支架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之间还具有伸缩杆,且连接杆与艾灸盒组之间具有万向球头组,这样艾灸盒组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而进行各种调整,首先人体穴位很多都是对称的,例如在人体背部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调整伸缩杆以及连接杆,实现两个艾灸盒组之间的距离调整,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对应到其背部的对称穴位,而由于艾灸盒组上都装有万向球头组,通过其与连接杆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艾灸盒组自身能够向各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患者费力得通过调整自身手腕,只需要转动艾灸盒组便可以方便对应患者身体上的各个穴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利于对各种穴位的艾灸。
而套管的内腔具有艾灸架,中空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这样的结构使得艾条能够很容易得放置固定,同时烟灰不会与患者皮肤接触,不会烫伤患者。
又中空外管与套管上均开有固定通孔,套管可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固定,这样使用者就能够通过控制套管在中空外管内的上下位移,来带动套管内的艾条的位置,达到控制温度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使用简单,舒适感强、安全性好,容易控温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艾灸盒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3所示,。
如图1~3所示,一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1,艾灸盒组2,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1连接,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1铰接,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实现与手握支架1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2之间还具有伸缩杆4,艾灸盒组2包括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中空外管5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5-1,套管6插套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5-1固定,套管6的内腔具有艾灸架7,中空外管5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8。
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杆3与艾灸盒组2之间通过万向球头组9实现转动连接。
如图1~3所示,所述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上均开有固定通孔10,套管6可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11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将雷火灸放入套管6内的艾灸架7上,将套管6放置在中空外管5的内腔,如需改变雷火灸治疗时的温度,可将套管6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到达合适位置时,通过固定栓11固定,此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调整艾灸盒组2之间的距离,并转动艾灸盒组2,使其对应自身的穴位,即可进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3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将肥皂或沐浴液与水混合的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