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膜粘墨清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3265.8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平;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5/00 | 分类号: | B41F35/00;B41F2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膜粘墨 清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卷粘墨返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膜粘墨清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印刷膜等印刷品油印印刷后进行收卷时,由于可能存在的油墨未干透状况,位于膜卷内层的印刷膜表面会粘附位于其上一层处的印刷膜的表面未干透油墨,从而造成条线状的粘墨或背面粘脏现象,影响了印刷品的质量。出于企业信誉考虑,上述粘墨后的印刷品是肯定不能出厂的,只能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粘墨返工,以在清洁完上述粘墨后方可再行出厂。传统的粘墨返工过程,都为依靠蘸有溶剂的纱头,辅以收放卷机,利用人工一点一点的来回抹去油墨。其不但效率极低,机速一般仅在30-40m/min。同时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极大,返工过程中需要用纱头不停来回擦拭,且料宽在1米以上的宽幅原料更是至少需要2人以上同时擦拭。同时,一次返工后还不能保证全部合格。上述粘墨返工操作,明显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粘墨返工的实际效率也大打折扣,难以符合目前企业的快节奏高效能的现代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印刷膜粘墨清除系统,其粘墨返工速度快而效率高,工作可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膜粘墨清除系统,至少包括用于进行膜卷收放卷作业的收放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压杆部,所述压杆部位于收放卷机构的放料摆杆处,压杆部两端分别固接于放料摆杆的两侧摆臂上且压杆部杆长平行摆杆辊轮的轴线布置,本系统还包括具备统一块状结构的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压杆部与摆杆辊轮的间距小于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厚度,压杆部与摆杆辊轮的间隙构成用于插接并卡紧上述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插接间隙。
所述压杆部为轴线平行摆杆辊轮的长圆轴结构,相对位于放料摆杆的摆臂顶端处的摆杆辊轮而言,压杆部轴体位于摆杆辊轮的里侧处。
所述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外形呈长方块状构造。
所述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外形呈可套设于压杆部外壁处的“C”字卡环状结构,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内径小于压杆部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摒弃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人工擦拭返工方式,利用闲置或多余的收放卷设备,通过在其放料摆杆上进行二次改造,从而增设压杆部。依靠压杆部与摆杆辊轮间距来构成夹持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夹持间隙,进而达到其高速返工目的。实际操作时,由于压杆部与摆杆辊轮的间距小于预设的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厚度,因此,在待返工的膜卷安置于收放卷设备上后,即可根据粘墨位置,选择性的在上述插接口内插入蘸有清洁剂的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擦拭块自身的统一外形配合上述插接间隙,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得以紧紧卡在插接口内,并在收放卷设备运行并带动印刷膜动作时,起到自动擦拭粘墨的效果。其粘墨返工速度极快,进而效率极高,机速甚至可提高到160m/min,返工时间显然相对得到了极大缩减。当然,安装了压杆部后的收放卷设备,一样可在返工完毕后,再次取出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并用作其原始用途,并不会影响其自身工作能力。
2)、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具体结构,以长方块状或“C”字环状为准。在长圆轴状的压杆部固接于摆杆辊轮内侧后,即可插入前述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并根据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的污损程度,间歇的更换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与摆杆辊轮辊面上的印刷膜的接触部位,进而达到其高效快速的机械式擦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示各标号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a-印刷膜
10-压杆部
20-放料摆杆 21-摆臂 22-摆杆辊轮
30-擦拭纱块或擦拭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其利用了位于传统收放卷设备放料端处的放料摆杆20,在放料摆杆20的两个用于卡接摆杆辊轮22的摆臂21里侧,也即摆臂21上的相对固接摆杆辊轮22的顶端和其相对固接机架的根端之间的一段臂身处,增设并固接了长圆轴状的压杆部10。利用压杆部10与摆杆辊轮22的轴线平行,从而使其两者间隙构成了可卡接插入统一的指定形状的擦拭块的插接间隙。
实际进行粘墨返工操作时,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首先将待返工膜卷安置于收放卷设备的放卷端,并将其印刷膜a逐一的绕设于相应的辊轮上。之后观察印刷膜上的粘墨位置,如粘墨位置固定处于几个区域时,即可针对性的在放料摆杆20的上述插接间隙的相应位置处安置擦拭棉块或擦拭纱块30;也可无需在意粘墨区域,直接将上述插接间隙内布满擦拭棉块或擦拭纱块30,同样可执行其返工操作。之后,在擦拭棉块或擦拭纱块30上滴入利于去墨的溶剂,即可开启机器使的各辊轮转动,印刷膜a动作并不断从擦拭棉块或擦拭纱块30下摩擦通过,从而执行自动擦拭操作。整个擦拭过程中,印刷膜a的行进速度可达到160m/min,较之传统手工操作的动辄30-40m/min而言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机器动作时,操作人员唯一需要操作的,即为观察擦拭状况,相应调整擦拭棉块或擦拭纱块30位置即可,完全不存在较高的劳动强度,操作也极为便捷方便。本系统粘墨返工速度快而效率高,工作更是可靠稳定,显然满足目前生产厂家所需求的高效能快节奏的生产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3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精装丝带机
- 下一篇:刮印刀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