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2028.X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G10L15/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基于 对话 预测 在线 离线 识别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收人类的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可从事生产业、建筑业或者劳动条件恶劣以及危险的工作。
现有的机器人主要是采用语音要么是采用在线识别,要么是采用离线识别,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在线识别的优点是会根据采集的音频数据在庞大的语音库中匹配,产生的匹配结果会覆盖面很广,对于完整句子识别比较好,缺点是对于单词或者字就很难识别,很容易出现偏差;离线识别的优点是会根据采集的音频数据在本地有限的知识库中匹配,产生的匹配结果一定是我们预想中的一个,缺点就是只能识别有限的命令。
由于现有的技术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语音识别,无法智能的识别到所需要的结果,因此无法满足机器人市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将在线识别与离线识别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达到用户与机器人的更有效沟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方法,包括用于接收语音指令的阵列麦克风、用于存储语句的后台数据库、用于接收识别结果的语音播放模块、主控模块和云端服务器;
所述主控模块安设在机器人内,且所述阵列麦克风和后台数据库分别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语音播放模块电连接,且所述主控模块的通信端分别与云端服务器交互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在线识别或离线识别的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分别与云端服务器及后台数据库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用于接收语音指令的接收单元和用于将语音指令与后台数据库中的知识数据库内的语句进行匹配的匹配单元和用于将识别答案输出的输出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和后台数据库分别与匹配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与切换单元,且所述切换单元还与输出单元连接,且所述输出单元与语音播放模块连接,且将识别结果输出至语音播放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根据输出结果进行播放。
其中,所述离线识别所生成的命令是从后台数据库返回的;所述在线识别所生成的语音文本是从云端服务器返回。
其中,所述阵列麦克风由多个分布在机器人身上不同方向的声音信号麦克风,所述声音信号麦克风与接收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机器人发起的指令可与机器人后台数据库中的知识数据库内的语句进行匹配,若是需要获取识别率高的指令,则切换单元与后台数据库连接进行离线识别;如果是需要获取智能的语音对答,则切换单元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进行在线识别;机器人可根据答案模式选择离线识别方式或在线识别方式,且可根据匹配结果对在线和离线进行快速切换,来达到更加智能的语音识别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线识别和离线识别结合对对话进行预测,用离线引擎识别单词或者单字,用在线引擎识别完整的句子,从而提高识别率,将在线识别与离线识别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达到用户与机器人的更有效沟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的工作方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阵列麦克风 11、后台数据库
12、主控模块 13、语音播放模块
14、云端服务器 121、接收单元
122、匹配单元 123、切换单元
124、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基于对话预测的在线与离线的识别切换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语音指令的阵列麦克风10、用于存储语句的后台数据库11、用于接收识别结果的语音播放模块13、主控模块12和云端服务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2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F卡读取电路及TF卡读卡器
- 下一篇:超薄卡式设备和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