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有光纤成像装置的光纤熔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0761.8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亮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赵宇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光纤 成像 装置 熔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熔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线熔接机,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有成像装置的光纤熔接机。
背景技术
光纤熔接机是一种靠放出电弧形成的高温将两头光纤熔化,同时运用准直原理平缓推进,以实现光纤模场的耦合的通信工程设备,被广泛用于通信工程施工、维护、通信设备生产制造中。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光纤熔接机诞生于德国西门子公司,当时采用的是乙炔火焰熔接,逐渐发展到依靠显微镜观察光纤接续端面(经切割后端面)在三维空间(X、Y、Z轴)的位置并手动调整使其精度对准,达到要求后在电极放电型成的高温空间内继续推进(Z轴方向)一段距离使接续部位达到熔融状态并接续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现在,经过不断的技术演进,CCD成像及其成像后的图型分析技术取代了人工显微观察,步进电机及其高精度推进技术也取代了手工调校对准,随着单片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演进光纤熔接机的性能、速度以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导致了设备的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30-40万人民币每台的价格降到目前2-6万人民币的价格。
目前市场上大约有7-8种品牌的光纤熔接机,其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即
(1)准备光纤端面。在熔接前通过光纤切割刀来制备切面垂直于轴线的端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接续过程中以端面为界面完成对准。
(2)放置光纤接续。将切割后的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压上夹具,后按下接续键,系统通过镜头和CCD获取光纤的三维图像,并据此分析和指导熔接机的机械系统调节光纤位置相向移动,当光纤端面之间的间隙合适后停止移动,设定初始间隙,熔接机测量,并显示切割角度。在初始间隙设定完成后,开始执行纤芯或包层对准,然后熔接机减小间隙(最后的间隙设定),高压放电产生的电弧将左边光纤熔到右边光纤中,最后微处理器计算损耗并将数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接续完成。
本申请是在专利号为ZL201210095313.0、ZL201210095323.4、ZL201210095322.X、ZL201210095311.1、ZL201320010282.4、ZL201320540553.7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光纤熔接机的接续结构是利用了切割刀片同时切割左右光纤之后以左右光纤之间留下自然间距来满足光纤熔接机放电接续前的轴向间距要求为基础,来实现光纤熔接的。经多次试验证明:光纤熔接机采用切割刀片进行切割后在左右光纤之间留下的自然间距虽能够满足接续间距要求,但是由于市场上的光纤切割刀片的质量、尺寸大小等参数不统一,即使采用合格的光纤切割刀片也会因为光纤切割刀片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也会在不同的使用阶段产生不同的光纤切割质量,从而使得在光纤熔接机的实际使用中常常出现切割后的光纤存在轴向间距偏差等现象。且经实际测量,切割后的光纤存在的轴向间距偏差一般在2μm到8μm之间,且该轴向间距已严重影响到了光纤接续的质量,且对光纤熔接机的使用者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并最终影像光纤熔接机的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成像装置及装配有该光纤成像装置的光纤熔接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纤接续质量较差,接续操作对使用者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有光纤成像装置的光纤熔接机,包括主体载体,所述主体载体上设置有光纤轴向机械馈入装置和光纤成像装置,所述光纤成像装置包括镜头总成、背光照明灯和主板,所述镜头总成内设置有感光组件,所述感光组件和背光照明灯分别位于待熔接光纤两侧,所述感光组件与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与光纤轴向机械馈入装置电连接;所述背光照明灯发出的光线透过待熔接光纤后在感光组件上形成待熔接光纤的投影图像,所述感光组件将投影图像传输至主板,所述主板根据投影图像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并控制光纤轴向机械馈入装置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纤成像装置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位于感光组件与待熔接光纤之间,且所述感光组件、透镜组、待熔接光纤和背光照明灯均位于透镜组的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透镜组的透镜为玻璃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光组件为CMOS或CC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载体还包括滑块总成,所述滑块总成的运动方向与光纤成像装置的镜头总成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载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光纤成像装置的主板电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亮,未经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0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室外光缆连接专用罩
- 下一篇:三合一光学扩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