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0262.9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川禾田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22 | 分类号: | B65H5/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刘显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镜片 吸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的加工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成本的考虑,移动终端中使用的镜头中的镜片在很多情况下使用的是塑料镜片,也就是使用无色透明的塑胶材料通过注塑得到的镜片。在这种镜片的生产及安装过程中,必然涉及镜片的移动、转移等等动作。由于镜片的特殊要求,一般来讲不会用手直接触摸镜片,通常是通过一个吸取装置,由空压机或类似设备产生一个负压,使得镜片吸附在上述吸取装置上,移动该吸取装置即可移动镜片。这种镜片的移动方法在镜片的生产、加工以及安装等等步骤中均可以广泛地使用。这种吸取方式对于平面或平板的产品效果较好。但是,对于镜片而言,由于镜片通常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其中心位置通常是一个曲面,其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吸取装置与镜片接触面并不匹配,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呈负压状态的空气压力较大,就使得该吸取装置与镜片的接触点在压力的作用下受到损坏,使得镜片报废。因此,在使用上述镜片的移动方式时,其产品的损坏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由于吸取装置的端面对镜片的接触而使得镜片损坏率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镜片损坏率较低的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包括柱状外壳、与所述柱状外壳一端连接的空气接头、与所述柱状外壳另一端连接的吸取柱和空气管道;所述柱状外壳、空气接头、空气管道和吸取柱同轴,所述空气管道在其轴线上贯穿所述柱状外壳、吸取柱和空气接头;所述空气管道为圆柱状,其在所述吸取柱末端设置有使镜片有效位置不会接触所述吸取柱的避空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避空位置为圆台形状,所述圆台的圆心在所述空气管道长度方向的轴线上,其顶面与所述空气管道连接,其底面设置在所述吸取柱的端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台的斜边为与其底面夹角为45度的斜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台的侧面形状与该吸取装置吸取的镜片凸出部分的侧面形状一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空气管道的末端(也就是该吸取装置与镜片的接触位置)设置避空位置,使得该吸取装置在通过负压空气吸取及移动镜片时,该吸取装置和镜片的接触由原先的点接触改变为面接触,或接触点或接触面由原先的镜片的有效位置改变为无效位置,使得镜片受到损坏的可能性大为减小。所以,其镜片损坏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该吸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镜片的吸取装置实施例中,该吸取装置包括柱状外壳1、与柱状外壳1一端连接的空气接头2、与柱状外壳1另一端连接的吸取柱3和空气管道5;柱状外壳1、空气接头2、空气管道4和吸取柱3同轴(即这些部件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是同一条线),从其横截面上来看,上述空气管道4的横截面形状和柱状外壳1、空气接头2以及吸取管3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同心圆;在上述轴线上,空气管道4在长度方向上贯穿柱状外壳1、吸取柱3和空气接头2;其中,空气管道4为圆柱状,其在吸取柱3的末端设置有使镜片有效位置不会接触吸取柱3的避空位置5。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空气接头2与一个空压设备的管道相连接,该空压设备产生一个负压,当该负压施加到上述空气接头2时, 通过上述空气管道4出现在上述吸取柱3的端面上(即空气管道4的末端),此时,如果上述吸取柱3的端面上有镜片或该吸取装置在操作人员的移动下使得该吸取柱3的端面移动到一个镜面附近时,该镜片由于上述负压的作用,被吸附在上述吸取柱3的端面上,并随该吸取装置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取得或移动镜片的效果。由于上述避空位置5的存在,镜片在被吸附在吸取柱3上时,吸取柱3的内表面不会与镜片的有效部分接触,或由原先的点接触变为面接触,使得在相同的压力之下,镜片有效部分受到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变小,所以降低了镜片在生产、移动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损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川禾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川禾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0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