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水脱盐纳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9859.1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宝;尤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宝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400 山东省临沂市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脱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脱盐纳滤装置。
背景技术
提炼软骨素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过滤后排放。由于杂质中含有肉末、油脂、盐份等,在过滤的时候需要多次过滤。目前,大多采用多个带原料罐和不同过滤器串联过滤,原料罐的管道通过电机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又通过管道与下一个过滤器连接,实现逐层过滤。这种过滤方式占用较多的空间,建造和运营成本高,而且无法过滤废水中的盐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大、建造和运营成本高、无法过滤盐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废水脱盐纳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水脱盐纳滤装置,包括原料罐;其要点是所述原料罐的出料管道与电机泵I连接;所述电机泵I的另一端通过限压阀I与设有滤网的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电机泵II连接;所述电机泵II的另一端通过限压阀II与设有纳滤膜的膜过滤器连接;所述膜过滤器上的排水管通过视窗与收集箱连接;所述过滤器和膜过滤器上分别连接有废渣排管和废液排管;所述废液排管上设有检测盒。
所述电机泵I 的出口通过管道与2-6组过滤器并联连接。
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电机泵II与2-6组膜过滤器串联连接。
所述纳滤膜的孔径为1-3nm。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将滤网过滤器和纳滤膜膜过滤器串、并联连接,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运行成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占用空间大、建造和运营成本高、无法过滤盐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收集箱 2、原料罐 3、限压阀I 4、电机泵I 5、管道 6、排水管 7、纳滤膜 8、膜过滤器 9、视窗 10、检测盒 11、废液排管 12、过滤器 13、滤网 14、废渣排管 15、电机泵II 16、限压阀II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水脱盐纳滤装置,包括原料罐2;所述原料罐2的出料管道5与电机泵I4连接;所述电机泵I4的另一端通过限压阀I3与设有滤网13的过滤器12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电机泵II15连接;所述电机泵II15的另一端通过限压阀II16与设有纳滤膜7的膜过滤器8连接;所述膜过滤器8上的排水管6通过视窗9与收集箱1连接;所述过滤器12和膜过滤器8上分别连接有废渣排管14和废液排管11;所述废液排管上设有检测盒10;所述电机泵I 的出口通过管道与2-6组过滤器12并联连接;所述过滤器12的出水口通过电机泵II与2-6组膜过滤器8串联连接;所述纳滤膜的孔径为1-3nm。
废水在原料罐内经过电机泵I带动顺着管道进入过滤器,过滤器将废水内的残渣、肉末过滤出来由废渣排管排出;过滤后的废水通过电机泵II带动经过管道进入膜过滤器,膜过滤器内的纳滤膜将水和其微小颗粒(如盐)分离,清水进入收集箱可循环利用,其它物质经过废液排管排出收集单独处理。如果在视窗内发现有油脂或者水有色应立即调整更换滤膜,废液排管上的检测盒可检测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宝,未经李宗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9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隔式液体过滤装置
- 下一篇:潲水清理环保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