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9650.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金桥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永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施工 新型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可概括为“四化”:一是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二是构件部品化。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先在工厂生产出各种构配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混凝土构配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预制和工具式钢模板现浇相结合,发展构配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预制装配程度。在建筑材料方面,积极发展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费用;三是施工机械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即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工具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四是管理信息化。这指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现场安装,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建筑业企业必须从提高施工工效、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尽快接近和赶上国外先进施工技术水平。要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用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来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包括龙骨、托梁和支撑装置,所述托梁的底部焊接有一立管,该立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所述的龙骨位于托梁的上部,并通过连接机构与托梁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在所述龙骨的底端设置有T形槽,螺栓置入该T形槽内,所述螺栓的头部被T形槽限位,螺杆穿过托梁后安装有锁紧螺母。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的上支撑靠在所述的下支撑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
所述的上支撑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内管的下端安装在外管上端的内部,在所述的内管上设有数个内管定位孔,在所述的外管上设有与内管定位孔对应的外管定位长孔,所述的定位销穿过外管定位长孔和内管定位孔,将外管和内管连接;在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连接端,所述的外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将定位销紧固,所述的立管插入内管中。
所述的下支撑由上靠板、下靠板、斜立柱、水平杆和支撑杆组成,所述的上、下靠板均由一边开有V型槽的矩形板组成,所述的上、下靠板的V型槽同向,且同轴放置,在所述上靠板的其它三边上分别连接有支撑杆,组成三角支架,所述下靠板的其它三边与对应的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水平杆,在所述的其中一水平杆与上靠板的底端连接一斜立柱,在所述的斜立柱上套有一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和上、下靠板的V型槽将所述的上支撑围住。
所述的固定件为一倒钩,所述倒钩的一端套在所述的斜立柱上,所述的勾起端和上、下靠板的V型槽将所述的上支撑围住。
所述的其中一支撑杆与上靠板固定连接,并通过水平杆与下靠板固定连接;其它两支撑杆与上支撑杆活动连接,并通过水平杆与下靠板活动连接。
在所述外管的下端和内管的上端分别设有底板和顶板。
所述的底板和顶板相同,结构为:主体整体呈正方形,四角设有倒角,四个侧边上设置有弧形槽,在中心设有一个大孔,在所述倒角的内侧分别设有小孔,
所述的龙骨整体呈工字型,包括上部的托架和底部的支架,托架和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托架、支架和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的T行槽开设在支架上,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支撑稳定,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2.托梁、龙骨易于加工,产品质量更易得到控制,外观质量好,耐久性好。
3.周转材料总量节约可达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金桥,未经孙金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9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螺纹自锁紧穿墙拉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同步升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