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式输送机的下调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729.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迅;刘立丰;王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B65G1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俞佳 |
地址: | 021134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下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的下调偏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以输送带兼作牵引机构和承载机构的一种运输设备,由于它具有运输能力大,工作阻力小、耗电量低、单机运距长,且维护简单方便等优良性能,在地面露天矿和井下矿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输送带的跑偏几乎是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输送带一旦跑偏,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输送带撕裂或断裂,致使系统停产。
输送带跑偏的原因之一是返程托辊组的安装位置与输送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较大。如图1所示,输送带3a向前(A向)运行时给托辊2a一个向前的牵引力Fq,这个牵引力分解为使托辊转动的分力Fz和一个横向分力Fc,横向分力Fc使托辊轴向窜动,但是托辊支架使托辊无法轴向窜动,这就使托辊对输送带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y,反作用力Fy使输送带向另一侧(B向)移动,从而导致了跑偏。
目前,存在液压调偏装置和摩擦式机械调偏装置两种,分别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坑下粉尘大,系统密封性差,液压式调偏装置的液压油污染严重,液压泵等转动元件损坏频次较高;寒冷环境下(如冬季)液压管耐低温性能差,且冬季输送带的返程粘料现象严重,液压管很快就被积煤掩埋,运行人员清料时很容易损坏液压管,导致液压管漏油。
摩擦式机械调偏装置的原理是:输送带跑偏后碰到摩擦轮,带动旋转机架实行纠偏,输送带反向运动后碰到另一侧摩擦轮,旋转支架转动起到反向纠偏作用,这样就形成旋转支架来回晃动,输送带呈蛇形运行,给运行带来不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的下调偏装置,从而克服液压调偏装置转动元件损坏频次高且液压油管容易漏油,以及摩擦式机械调偏装置使输送带呈蛇形运行带来的不安全隐患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的下调偏装置,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机架,下调偏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输送带机架上,固定支架的顶面上设有向上突出的限位件;以及转动支架,转动支架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上方,转动支架包括:转轴,转轴与回转轴承的内圈连接;转动底座,转轴固定在转动底座的下侧面的中心处,转动底座上设有限位槽,限位件移动设置在限位槽内;托辊,托辊固定在转动底座的上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在托辊的顶面上运行;两个立辊支撑臂,两个立辊支撑臂分别水平地固定在转动底座的一侧的两端;以及两个立辊,两个立辊分别竖直地固定在立辊支撑臂的端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底座为开口朝向固定支架的槽钢,转动底座的凹槽形成限位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托辊包括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转动底座的中心处设有竖直的第一托辊架,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托辊架转动连接;转动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直的第二托辊架,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托辊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立辊支撑臂上设有立辊座,立辊座上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通孔,立辊的底部设有对应的锥形的安装杆,且安装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立辊通过螺纹连接到立辊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回转轴承使下调偏装置的转动支架进行转动,避免了液压调偏装置带来的转动元件损坏频次高且液压油管容易漏油的缺陷;限位件和限位槽的配合限制了转动支架的转动范围,避免旋转支架的大范围转动使得输送带呈蛇形运行而导致的不安全隐患;该装置直接安装在输送带机架上,扩展了清料空间,方便清料;装置的各部件均按重型皮带机标准进行选择,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托辊受力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式输送机的下调偏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辊座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立辊,2-托辊,21-第一托辊,22-第二托辊,3-输送带,4-立辊座,41-锥形通孔,5-螺母,6-平垫圈,7-转动底座,71-第一托辊架,72-第二托辊架,8-转轴,9-立辊支撑臂,10-限位件,11-第一底座,12-过渡底座,13-第二底座,14-轴承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用于工件的输送滚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