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8514.4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宇星螺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点 蓄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蓄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螺母的防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螺母防松常见的方式有磨檫防松、机械防松、永久防松,其中永久防松有:点焊,铆接,粘合这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因铆接法无需其他辅助工具、操作简单备受一线工人们的亲睐,但由于工人在铆接的过程中都采用锤击式铆接容易受伤。因此出现一种可携带打点机机构,又由于此打点机机构没有与之形状功能相匹配的蓄能装置,使得此打点机机构在功能上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能够使打点机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包括外壳、强力弹簧、活塞盘、卡针、微型弹簧、冲杆、进气口、进气管、充气装置,所述强力弹簧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强力弹簧一端与外壳一端内壁连接,所述强力弹簧另一端与活塞盘连接,所述活塞盘内部设有一微型弹簧、两卡针,所述微型弹簧连接于所述两卡针之间,所述活塞盘下表面连接有冲杆,所述冲杆一端从外壳穿出,所述外壳于活塞盘远离强力弹簧侧部设有一进气孔,所述进气口连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有充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外壳在强力弹簧压缩状态下于活塞盘内卡针接触点设有释能开关,所述释能开关包括顶针、弹性胶套,所述顶针一端与卡针接触另一端与弹性胶套粘合,所述弹性胶套粘附于外壳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于冲杆出壳处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冲杆前端为三角形,端面与冲杆轴线呈45°角。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间采用快速接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装置为小型手动式充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外型小巧、重量轻、结构简单,能够使打点机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活塞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包括外壳1、强力弹簧2、活塞盘4、卡针41、微型弹簧42、冲杆43、进气口5、进气管6、充气装置7,所述强力弹簧2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所述强力弹簧2一端与外壳1一端内壁连接,所述强力弹簧2另一端与活塞盘4连接,所述活塞盘4内部设有一微型弹簧42、两卡针41,所述微型弹簧42连接于所述两卡针41之间,所述活塞盘4下表面连接有冲杆43,所述冲杆43一端从外壳1穿出,所述外壳1于活塞盘4远离强力弹簧2侧部设有一进气孔5,所述进气口5连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另一端连有充气装置7。所述外壳1在强力弹簧2压缩状态下于活塞盘4内卡针41接触点设有释能开关3,所述释能开关包括顶针32、弹性胶套31,所述顶针32一端与卡针41接触另一端与弹性胶套32粘合,所述弹性胶套32粘附于外壳1外壁上。所述外壳1于冲杆43出壳处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冲杆43前端为三角形,端面与冲杆43轴线呈45°角。所述进气口5与进气管6间采用快速接口连接。所述充气装置7为小型手动式充气筒。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充气装置7将空气经进气管6充入外壳1内,由于外壳1下部与活塞盘4组成一个可缩放封闭空间,越来越多空气进入所述空间内推动活塞盘4从而压缩强力弹簧2;当强力弹簧2压缩至一定程度,活塞盘4内卡针41遇外壳上释能开关3处凹孔,顶针41弹出,活塞盘4卡于此位置;松开进气管6,按下释能开关3,冲杆43在强力弹簧2的作用下射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点机上的蓄能装置,外型小巧、重量轻、结构简单,能够使打点机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宇星螺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盐宇星螺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列式双轴螺丝机
- 下一篇:进出水阀组件的自动化安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