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10kV农网低电压治理的移动式方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8407.1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魁;徐浩;杨祥军;姜国义;刘海波;肖冰;刘飞;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10 kv 农网低 电压 治理 移动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配电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10kV农网低电压治理的移动式方舱。
背景技术
10kV配电网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网的主骨架,并且在农村配电网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地区存在变配电台区地址与区域负荷中心不匹配,距离较远、负荷较重、分支路线较多,加上日常维护技术措施不到位,导致线路首端电压偏高、中端电压偏低,严重影响供电电压质量水平。随着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农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农网系统在节假日、农民工大规模返乡以及灌溉季节,电网负荷猛增,形成尖峰负荷,导致局部区域、局部时段出现供电能力不足和低电压现象;而在其它时段,农网用电仅为普通照明用电,变压器几近空载运行,用电负荷谷差距大,用电负载率低,农网设备利用率低,供电效率低,电网投资效益低下。
目前,提高10kV农网末端电压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提高电网电压等级或者增建变电站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加大无功补偿量提高功率因数等,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储能装置单位成本的下降,储能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网以改善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质量。储能装置有针对性的替代传统电网升级措拖,以缓解线路和变压器的投资,提高电网投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10kV农网低电压治理的移动式方舱,具有机动性强、布局灵活、状态信息可在线或远程监控、协调控制效率高、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10kV农网低电压治理的移动式方舱,包括舱体,舱体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子,舱体内通过吸音隔板分隔成电气室和电池室,电气室内设有10kV自动调压器、高压开关柜、升降压变压器、PCS模块与监控系统,电池室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若干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对应设置,PCS模块、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组成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电连接于升降压变压器,升降压变压器电连接于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柜与10kV自动调压器分别电连接于10kV农网输电线路。
进一步地,10kV农网输电线路包括10kV三相出线端口与10kV三相进线端口,10kV自动调压器通过隔离开关电连接于10kV三相出线端口与10kV三相进线端口。
进一步地,电池模块采用储能蓄电池,其功率为5kW~30kW,若干电池模块电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PCS模块为双向变流器,其额定输出电压为380V,PCS模块设于电池模块与升降压变压器之间。
进一步地,升降压变压器为双向可调压变压器,其额定电压为10kV/380V,升降压变压器设于PCS模块与高压开关柜之间。
进一步地,10kV自动调压器调压范围为-10%~+20%,输出电压为10kV。
进一步地,电气室内设有消音器、排风口与照明系统。
进一步地,电池室内设有照明系统与温控系统。
进一步地,舱体上设有舱车牵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舱体底部设有移动轮子,增加了舱体的机动性与灵活性;2、采用吸音材料与消音器设备,减少了对外传导的噪声;3、实现了自动调压和储能调压协调联合出功对低电压的治理;4、监控系统可实现对舱体实时状态信息的在线监控和远程遥控,有效保障了舱体安全可靠稳定性和灵活远程操作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kV自动调压器;2、高压开关柜;3、升降压变压器;4、PCS模块;5、电池模块;6、照明系统;7、电池管理系统;8、温控系统;9、监控系统;10、消音器;11、排风口;12、10kV三相出线端口;13、10kV三相进线端口;14、隔离开关;15、舱车牵引端;16、移动轮子;17、吸音隔板;18、电气室;19、电池室;20、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源负载自动识别电路
- 下一篇:智能节能高压无功控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