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面淬火定时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130.2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冷寿良;戴波;华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标洪发动机挺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淬火 时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端面淬火定时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处理工艺中,为了提高元件的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往往会对元件进行端面淬火的热处理,以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现有的端面淬火在加工时,往往都是使用人工作业,采用人工取料将元件直接拿到淬火工位进行加工,这样的加料方式速度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端面淬火定时下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面淬火定时下料装置,包括机架、横向安装在机架一端进料气缸、设置在机架中部的进料槽、安装在机架上部左侧的下料管道、以及安装在机架上部右侧的淬火装置;所述的进料槽的截面呈U型,且槽宽的大小与加工元件的宽度匹配,所述下料管道竖向置于进料槽的上方;所述进料气缸的输出杆安装有进料顶块,所述进料顶块匹配设于所述进料槽的槽内,且该进料顶块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加工元件的横向宽度,且进料顶块顶面为用于方便承接下料管道下料的倾斜面;所述进料气缸还连接有定时启动器,该进料气缸通过带动进料顶块间歇来回运动将加工元件推到所述淬火装置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夹具、安装在夹具内点火器、设于点火器上端的供气管、和安装在点火器下部的喷火头,所述的进料槽的前侧还设有用于将加工元件引出的送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工位进行了改进,在工位上设置了进料结构,进料时,只要将加工元件层叠放置到下料通道内就可以通过使用进料气缸进行间歇进料,进料气缸的间歇时间和淬火装置的淬火所需的时间相匹配,加工元件淬火工序完成后,进料气缸工作将下一个加工元件顶入到淬火的工位,整个过程自动化操作,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面淬火定时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横向安装在机架一端进料气缸2、设置在机架中部的进料槽3、安装在机架上部左侧的下料管道4、以及安装在机架上部右侧的淬火装置5。
进料槽3的截面呈U型,且槽宽的大小与加工元件7的宽度匹配,进而保证加工元件的只能在进料槽内运动,且能够保证加工元件之间的传动,下料管道4竖向置于进料槽的上方。
进料气缸2的输出杆安装有进料顶块6,进料顶块6匹配设于进料槽3的槽内,进料顶块6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加工元件7的横向宽度,进料顶块前端的后端厚度也略小于加工元件的厚度,保证进料顶块在前插时只会顶进一个加工元件。进料顶块6顶面为用于方便承接下料管道4下料的倾斜面61。其中,下料管道4下落的加工元件能够被进料顶块6的倾斜面全部承接。而且进料气缸的2的行程调节到恰好为一个加工元件的身位,这样就能保证淬火装置下方的加工元件的端面正对淬火装置。
进料气缸2还连接有定时启动器21,该进料气缸通过带动进料顶块间歇来回运动将加工元件推到所述淬火装置5的下方。
淬火装置5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夹具8、安装在夹具内点火器9、设于点火器上端的供气管10和安装在点火器下部的喷火头11,进料槽3的前侧还设有用于将加工元件7引出的送料槽12。
在实际的作业中,启动器21调节将间歇启动的时间调节到淬火时间,保证充足的淬火时间,启动器启动进料气缸时,进料顶块向前推入,将一个加工元件向前推,在槽内的加工元件传动着,这样淬火装置下方已经完成端面淬火的加工元件被推动到送料槽,由送料槽流出。其中,当进料顶块向后拔出时,在下料通道内的加工元件恰好下落到倾斜面上,而且,在倾斜面上的加工元件未完全脱离上方的下料通道,这样元件就无法随着倾斜面的后退而一起后退,当从倾斜面上脱离是,元件就到了进料槽预期的进料位置,方便下次进料顶块的进料,设计非常巧妙,也就是倾斜面和下料通道直接的竖向距离的最小值小于整个加工元件的竖向高度。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标洪发动机挺柱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标洪发动机挺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