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管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101.6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管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纱线退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筒管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色织行业中,退绕工序通常涉及到分筒筒管的分拣问题,分筒筒管大小头完全由员工通过目视来加以区分,而每个筒管分拣操作动作都存在一个判断等待的过程,这样不仅耗时,减低了企业生产效率,而且还会消耗工人的体力,因此,随着色织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降低视觉识别的成本及工耗过高,满足自动分拣分筒筒管大小头成为分筒工序自动化设备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分拣筒管大小头以降低投入及工耗的筒管自动分离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筒管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形成筒管分离通道,所述筒管分离通道输入端的宽度大于输出端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管分离通道输入端的宽度不小于筒管最大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间距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固定于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上,且并排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承载体和所述第二承载体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承载体和所述第二承载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条形定位挡块和第二条形定位挡块,所述第一条形定位挡块和所述第二条形定位挡块上均开有定位槽,螺栓穿过所述定位槽固定所述第一条形定位挡块、所述第二条形定位挡块于所述工作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及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绕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一条形定位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围成的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一皮带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及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绕于所述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四皮带轮上,所述第二条形定位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围成的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二皮带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皮带,所述第三皮带绕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辊装置,所述调节螺栓固定于所述调节辊装置外部的装配孔内,并与所述调节辊装置内的调节辊接触,所述调节辊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定位挡块和所述第二条形定位挡块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定位挡块与所述第一皮带接触侧的端部为倒角,及所述第二条形定位挡块与所述第二皮带接触侧的端部为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筒管自动分离装置并排布置有两端间距不等的同步带机构,针对筒管大小头直径不同的特点,当筒管从输入端运行到存在间距差异的筒管分离通道上某一位置时,由于筒管大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形成的筒管分离通道两侧的间距,故大头会卡在筒管分离通道上不进入通道内,而此时由于筒管小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筒管分离通道的间距,筒管小头处于悬空状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筒管小头会落入所述筒管分离通道下方,从而自动形成小头向下,大头向上,并且向同一个方向移动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了自动分离筒管大小头的目的,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人为目视判断大小头的等待时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消耗,为实现相关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筒筒管自动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筒筒管自动分离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皮带轮,110、第二皮带轮,120、第三皮带轮,130、第四皮带轮,140、第一皮带,150、第二皮带,160、第三皮带,170、第一条形定位挡块,180、第二条形定位挡块,190、第一传动机构,200、第二传动机构,210、工作台,220、驱动装置,230、调节螺母,240、调节辊装置,250、间距调节装置、260、第一承载体,270、第二承载体,280、定位槽,290、筒管分离通道,300、输入端,310、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托盘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码用分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