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副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6442.X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是支承前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
图1是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前副车架中各零件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包括:与车身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1、102,与控制臂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3、104,转向机安装点105、106,左纵梁107和右纵梁108,前横梁109和后横梁110;其中,左纵梁107和右纵梁108分别各由两大片钣金201与203、202与204上下拼焊而成,与车身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1、102分别焊接固定在前横梁109上,与控制臂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3、104分别焊接在右纵梁108和左纵梁107上,转向机安装点105、106分别设置在左纵梁107和右纵梁108上。
其中,与车身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2是由零件205、206拼焊而成,与车身连接的前安装支架101是由零件207、208拼焊而成。该前副车架零件结构复杂,焊接过程繁琐,导致该车架重量在20kg以上,满足不了车辆对于前轴载荷轻量化和动态性能的要求,因此,前副车架的复杂结构和重量问题是汽车制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优化结构,降低重量,达到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第一前控制臂支架、第二前控制臂支架、第一后控制臂支架、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左车身连接支架、右车身连接支架和转向机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前控制臂支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左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前控制臂支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右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后控制臂支架分别与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左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分别与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右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左车身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后控制臂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右车身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机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横梁上;
所述左纵梁、右纵梁、第一前控制臂支架、第二前控制臂支架、第一后控制臂支架、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左车身连接支架、右车身连接支架和转向机支架分别为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向机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向机的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左纵梁、右纵梁和转向机支架的材质均为挤压铝型材。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前控制臂支架和第二前控制臂支架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身和安装稳定杆、前控制臂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后控制臂支架和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身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左车身连接支架和右车身连接支架均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前副车架为焊接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副车架通过将左纵梁和右纵梁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将第一前控制臂支架、第二前控制臂支架、第一后控制臂支架、第二后控制臂支架、左车身连接支架、右车身连接支架和转向机支架均也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采用挤压铝型材和铝合金一体铸造成型,对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钢板分片拼焊而言,精简了结构,减少了焊缝,达到了结构优化和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的子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的子零件爆炸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9、后横梁10、左纵梁6和右纵梁2,以及第一前控制臂支架5、第二前控制臂支架1、第一后控制臂支架7、第二后控制臂支架3、左车身连接支架8、右车身连接支架4和转向机支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6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量输入接口的扩展电路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