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降噪的直接空冷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5524.2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张昊;赵西岭;徐云峰;邵克林;明晓煜;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8 | 分类号: | F28C1/08;F28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直接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体是一种节能降噪的直接空冷冷却塔。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火力发电厂中的大容量高参数汽轮发电机组不断增加;为解决在“富煤缺水”地区或干旱地区建设火力发电厂的问题,发电厂空冷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空冷系统主要有两种: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
直接空冷系统,是指汽轮机的排汽直接用空气来冷凝,空气与蒸汽间进行热交换,通常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冷却空气;直接空冷的凝汽设备称为空冷凝汽器(ACC)。它是由外表面镀锌的椭圆形钢管外套矩形钢翅片的若干个管束组成的,这些管束亦成为散热器。
间接空冷系统,通常采用表面式凝汽器;与常规的湿冷系统相仿,不同之处在于:用干冷塔代替湿冷塔、用除盐水代替循环水、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代替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在表面式凝汽器中与与蒸汽间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后进入间接空冷塔与空气进行间接的热交换,从而达到循环。
随着近十多年来的应用实践,常规的空冷凝汽器(ACC)系统各方面的缺点也逐渐的暴露出来:风机耗电量大,约占汽轮机出力的2.5%-3%,且机械维修量也较大;风机噪声防治问题比较严重;排放的热空气容易造成回流,影响凝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降噪的直接空冷冷却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降噪的直接空冷冷却塔,包括汽轮机、排气装置、凝结水箱、管束散热器和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管束散热器,管束散热器的两端分连接管道排气装置的输出端和凝结水箱的输入端,其中管道排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汽轮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凝结水箱的输出端连接凝结水精处理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凝结水箱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之间设置凝结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接空冷冷却塔,将直接空冷管束散热器系统与间接空冷系统的优点相结合,既延续了管束散热器设备量少,系统简单的特点,又保证了节能、降噪、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节能降噪的直接空冷冷却塔,包括汽轮机1、排气装置2、凝结水箱3、凝结水精处理装置4、管束散热器5、塔体6和凝结水泵7,所述塔体6的内部设置若干个管束散热器5,管束散热器5的两端分别连接管道排气装置2的输出端和凝结水箱3的输入端,其中管道排气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汽轮机1,通过管道排气装置2将汽轮机1产生的蒸汽输送到管束散热器5内,实现热交换;
所述凝结水箱3的输出端连接凝结水精处理装置4,且凝结水箱3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4之间设置凝结水泵7,从而实现凝结水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借用了间冷的塔筒内热空气的自然抽风作用,实现了冷却空气的热力自动腾浮。不仅省掉了直接空冷系统的高空平台及支撑构架、还省掉了全部轴流风机系统的所有投资,更没有风机电耗、维护费用和噪音,同时也消除了风扇系统带来的影响机组之经济和安全的所有故障,并彻底解决了管束散热器5所特有的热风回流循环问题。
本实用新型借用了汽轮机1直接排汽进入管束散热器5内的优点。没有间冷系统汽机房内的凝汽器和循环水系统的全部设备,无电耗、噪音及占地,节省投资。同时也消除了这些设备带来的影响机组经济和安全的所有故障。
本实用新型仅经一次间壁换热就将热量传给了空气,传热温差损失小,对数平均温差大,有利于降低汽轮机1的运行背压。采用与间冷同样的空气流量,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使汽机背压降得比间冷更低,从而增加汽轮机1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采暖、制冷及热水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卧式温度和湿度控制集成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