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5517.2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省;邱从军;徐军;傅磊;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弘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 |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6015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指一种在下料时自动降低物料出口高度的加气混凝土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120009885.3名称为《新型下料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下料器,由水泥储存罐、侧下料口、螺旋下料棒、电机、输送斜槽、散装机接口组成,水泥储存罐下方侧面设置侧下料口,侧下料口横截设置螺旋下料棒,螺旋下料棒连接在电机的轴上,侧下料口通过输送斜槽连接散装机接口。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对目前现有设备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达到出料精确量化的效果。然而,该装置出料口与装载设备的高度差较大,容易产生粉尘四溢的情况,物料浪费多,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且操作较不方便,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出料控制功能,在下料时能自动降低物料出口高度的加气混凝土自动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加气混凝土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出料控制机构,所述出料控制机构包括驱动部、出料口连接部、移动部,所述出料口连接部与罐体下部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连接部上设置有连通出料口连接部上端与下端的通腔,所述通腔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通腔内设置有能根据控制电路指令开启或密封通腔的阀门,所述驱动部与罐体下部相连接,并能由控制电路控制而带动移动部相对出料口连接部上下移动,所述移动部上设置有与通腔相连通的通道,料浆能依次通过罐体下部的出料口、通腔、通道离开罐体。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部可优选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罐体下部外表面相固定, 所述气缸的移动端与移动部相连接,所述移动部能随气缸的移动端的上下移动而相对出料口连接部上下移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可优选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罐体下部外表面上。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口连接部可优选为带有通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上端与罐体下部相连接,所述圆柱体下端外壁与移动部的通道内壁能相对移动地密封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部可优选为内部设置有通道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与控制杆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的移动端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杆上可优选设置有限位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与出料口连接部之间的罐体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呈L型,所述限位杆的竖直部分穿过控制杆的中空部分,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气缸的移动端与柱状体之间的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能与限位杆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相抵触。
作为改进,所述罐体的下方可优选设置有能通过运输车的滑轨。
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车上表面可优选设置有能通过料浆装载车的轨道。
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车底部可优选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滑轨外侧的固定面上设置有N组能与轨道相对齐的进入轨道,所述滑轨一侧的滑轨固定面与进入轨道对应位置依次设置有位置信号器,当位置传感器与位置信号器上下对齐时,所述运输车由制动装置控制停在滑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出料口连接有出料机构,出料时驱动部带动移动部向下移动,减小移动部的出口与物料小车装载腔的底面之间的距离,降低空气阻力的影响,两侧又有物料小车装载腔的内壁阻挡,因而改变现有技术下料过程中料浆四溢的状况,减少浪费,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作效率;滑轨一侧的滑轨固定面与进入轨道对应位置依次设置有位置信号器,当位置传感器与位置信号器上下对齐时,所述运输车由制动装置控制停在滑轨上,制动迅速,位置控制精准,实现自动定位;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运输过程和下料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适应性高,反应快速,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1去除部分固定结构后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料浆装载车位于不同位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运输车位于不同位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5中运输车位于加气料浆自动下料装置下方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加气料浆自动下料装置处于下料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4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弘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未经舟山弘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