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4437.5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邵先瑞;张金深;康志文;杨国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在驾驶过程中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都需要通过空调系统来调节车内温度,以为乘员提供良好的乘车感受。现有车辆中的空调系统开关一般都布置在仪表板中部偏下的位置,在行车过程中若需要调节空调,则需驾驶员低头确认空间按钮位置,然后才能操作相应的按钮。该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会离开行驶区域,驾驶员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从而会给驾驶员的驾车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控制装置,以可使驾驶员视线不离开驾驶区域即可调节空调,避免现有空调调节方式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方向盘下方的相邻于车灯调节杆或雨刮调节杆布置的空调控制杆,在所述空调控制杆上集成有与空调控制器控制联接的、以控制空调运行模式的模式开关组件,以及用于空调压缩机启闭控制的压缩机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开关组件包括空调循环模式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开关组件包括风量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循环模式开关和风量控制开关集成于一起、以具有转动设于所述空调控制杆上的、带有调节触头的循环模式及风量调节旋钮,以及对应于所述循环模式及风量调节旋钮、而在所述空调控制杆上设置的、可与循环模式及风量调节旋钮上的调节触头抵接配合的内循环限位器、外循环限位器和具有多个风量调节档位的风量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风量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调控制杆上的风量调节限位器和风量档位限位器,在所述风量档位限位器处设有使抵接于风量档位限位器上的调节触头回位于风量调节限位器处的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开关组件包括温度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开关组件包括空调出风模式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控制杆转动安装于方向盘的下方,所述空调出风模式控制开关包括与所述空调控制杆的转动连接端相连接的对应于多个出风模式档位的拨片开关;在空调控制杆的转动连接端设有使所述空调控制杆的转动回位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模式控制开关具有由所述拨片开关触发的空调关闭档位。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空调控制杆的自由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在方向盘的下方相邻车灯调节杆或雨刮调节杆设置空调控制杆,并在空调控制杆上集成用于空调运行模式控制的模式开关组件和压缩机控制开关,从而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不离开行驶区域即可对空调进行调节,避免了现有空调调节方式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2)设置压缩机控制开关、空调循环模式开关、风量控制开关、温度控制开关、出风模式控制开关等可实现对空调多种运行模式的控制,方便空调调节操作。
(3)空调循环模式开关和风量控制开关集成于一起可使得空调控制杆上开关结构更为紧凑,利于在空调控制杆上布置更多的功能开关。
(4)空调控制杆转动设置,并经由拨片开关与开关本体的配合实现出风模式档位的调节,在进行操控时只需用手上下拨动空调控制杆即可,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5)在开关本体中设置空调关闭档位可通过拨动空调控制杆实现对空调的关闭,从而可大大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6)压缩机控制开关设置在空调控制杆的自由端,可方便对其进行操作,提升操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杆于方向盘下方的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杆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循环模式开关和风量控制开关集成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模式控制开关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控制信号传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4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锤和用于运行锻锤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扩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