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3953.6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F23J15/02;F23J15/06;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式脱硝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反应系统,特别是一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属于节能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燃煤电厂每台机组SCR脱硝反应器为2台,布置在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反应器内布置有催化剂,烟气中的NO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在反应器前烟道内喷入的NH3进行反应除去。
但是国内很多电厂的机组负荷比较低,只有正常负荷的50%。由于负荷降低,烟气在反应器内的流速很低,烟气中大量的飞灰会沉积到催化剂的表面,影响催化剂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它能够根据机组烟气流量大小自动调整参与工作的SCR脱硝反应器的数量,防止因烟气流量不足造成催化剂表面飞灰沉积,既能够有效保证脱硝效果,又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包括SCR脱硝反应器、燃煤锅炉和空预器,燃煤锅炉上设有总烟道,总烟道上连接有4根分支烟道,4根分支烟道上分别连接有一台SCR脱硝反应器,4台SCR脱硝反应器的出口端均通过排气烟道与空预器连接;所述4根分支烟道上均设有烟气流量控制装置。
前述的这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中,所述总烟道内设有省煤器。
前述的这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中,所述烟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挡板、连接轴和驱动电机,挡板设于分支烟道内,挡板通过连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前述的这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中,总烟道上设有烟气流量探测器。
前述的这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中,所述4台SCR脱硝反应器的负荷均为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4台负荷为25%的SCR脱硝反应器代替传统的2台负荷为50%的SCR脱硝反应器,当燃煤锅炉的烟气流量不足时可以选择关闭一台或者2台SCR脱硝反应器,这样既能够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又能够保证足够的烟气流量,有效防止烟气中的飞灰会沉积,保证脱硝效果。
通过设置烟气流量探测器和驱动电机,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挡板的开、闭状态,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为监控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是烟气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SCR脱硝反应器,2-燃煤锅炉,3-空预器,4-总烟道,5-分支烟道,6-排气烟道,7-烟气流量控制装置,8-省煤器,9-挡板,10-连接轴,11-驱动电机,12-烟气流量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式脱硝反应系统,包括SCR脱硝反应器1、燃煤锅炉2和空预器3,燃煤锅炉2上设有总烟道4,总烟道4上连接有4根分支烟道5,4根分支烟道5上分别连接有一台SCR脱硝反应器1,4台SCR脱硝反应器1的出口端均通过排气烟道6与空预器3连接;所述4根分支烟道5上均设有烟气流量控制装置7。所述总烟道4内设有省煤器8。总烟道4上设有烟气流量探测器12。4台SCR脱硝反应器1的负荷均为25%。
如图2所示,烟气流量控制装置7包括挡板9、连接轴10和驱动电机11,挡板9设于分支烟道5内,挡板9通过连接轴10与驱动电机1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燃煤锅炉2产生的烟气首先进入总烟道4,在总烟道4内的省煤器8的作用下降低温度,然后分别进入4条分支烟道5,通过分支烟道5进入4台负荷为25%的SCR脱硝反应器1内进行脱硝、除尘,处理后的烟气经排气烟道6进入空预器3。
烟气流量探测器12实时监测总烟道4内的烟气流量,当机组负荷为50%及以下时,烟气流量降低,烟气流量探测器12向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系统为常规技术),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11工作,关闭2台SCR脱硝反应器1。当机组负荷超过50%时,4台SCR脱硝反应器1同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