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3797.3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代杰;李年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芯东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7/12 | 分类号: | G04B3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罗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手表 表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的表盘,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表盘。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指内置智能化系统,可连接于网络实现多功能的手表,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智能手表带于手腕部时,表盘的底盖会与人体的皮肤接触,长时间接触会出现底盖与皮肤紧贴出现汗水分泌物等,使皮肤出现褶皱、发白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防止表盘的底壳以人体皮肤长时间紧贴的智能手表的表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表盘,包括显示模组、PCBA组件、两端开口的面壳组件和底壳,所述显示模组盖合于面壳组件的一端端口,所述底壳盖合于面壳组件的另一端端口;所述PCBA组件设置于显示模组、面壳组件和底壳组成的容纳空间内;
所述底壳远离显示模组的一侧为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面的表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与面壳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连接处设置防水圈。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组件包括表圈和压圈,所述压圈的底端紧配合地套接于表圈;压圈的上端侧壁围绕所述显示模组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组件的侧壁上设置集音孔,所述PCBA组件上对应集音孔设置集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集音孔的内侧设置防水透声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表盘,将底壳远离显示模组的一侧设置成凸面,在使用者带于手腕时,凸面与人体皮肤接触,接触面积相对平面的底壳较小,所以表盘移动阻力小,轻微的抖动手腕,表盘会轻微的移动,不会长时间紧贴于使用者的同一处皮肤,减少接触处皮肤出现褶皱、发白,移动时撕扯皮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盘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手表的表盘,包括显示模组10、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组件20、两端开口的面壳组件30和底壳40,所述显示模组10盖合于面壳组件30的一端端口,所述底壳40盖合于面壳组件30的另一端端口;所述PCBA组件20设置于显示模组10、面壳组件30和底壳40组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底壳40远离显示模组10的一侧为凸面。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盘,将底壳40远离显示模组10的一侧设置成凸面,在使用者带于手腕时,凸面与人体皮肤接触,接触面积相对平面的底壳40较小,所以表盘移动阻力小,轻微的抖动手腕,表盘会轻微的移动,不会长时间紧贴于使用者的同一处皮肤,减少接触处皮肤出现褶皱、发白,移动时撕扯皮肤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上述凸面的表面为磨砂面。如果底壳40为光滑面时,底壳40与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出现汗水等分泌物时,底壳40与人体皮肤之间无缝隙,大气压力将表盘压紧于人体皮肤上,移动时费力且撕扯皮肤,而磨砂面则会使底壳40与人体皮肤之间形成多个细小的空气通道,使底壳40与皮肤之间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相同,表盘移动轻松,无撕扯皮肤的感觉。
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壳40与面壳组件3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底壳40与面壳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可以将两者紧密固定的连接,连接稳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面壳组件3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一螺钉孔,底壳40上对应上述四个第一螺钉孔也设置四个第二螺钉孔,安装时分别对应旋钮螺钉即可,安装方法简单,牢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面壳组件30与底壳40连接处设置防水圈50,防水圈50提高面壳组件30与底壳40连接处的密闭性,防止灰尘和水等外部物体沿面壳组件30与底壳40连接处进入表盘内部。
本实施例中,上述面壳组件30包括表圈32和压圈31,所述压圈31的底端紧配地合套接于表圈32,压圈31的上端侧壁围绕所述显示模组10的侧边。压圈31可以保护显示模组10的侧边。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压圈31的自由端高于显示模组10的外表面,防止手表跌落时,显示模组10先着地而损坏;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压圈31的自由端平行或略低于显示模组10的外表面,可以提高显示模组10的使用体验,防止显示模组10的边沿划伤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芯东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芯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