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3626.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来永斌;舒俊峰;袁梦鸿;涂少武;张玉琦;刁杰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炉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炉灶余温加热冷水用来烧菜的情况,但此种炉灶不具有对热水的保温的功能,短时间内必须将热水用完,导致热水不能被长时间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炉灶,用以解决炉灶余温加热的热水的保温问题,并可长时间提供热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炉灶,包括炉灶本体和设置于炉灶本体上的炉灶口,所述炉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的内壁与炉灶口相连,所述第一夹层的外壁与第二夹层相连,所述第二夹层中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
在上述新型炉灶中,当炉灶工作时,填充在第一夹层内的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很好地吸收炉灶余温,相变储能材料吸热后可以长时间不间断地向第二夹层中的冷水放热,用以加热冷水并保温热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层的外壁向第二夹层倾斜。第一夹层的外壁的倾斜可以加大相变储能材料向冷水的传热面积,提高传热速率。
优选地,所述炉灶本体内设置有燃气管,所述燃气管的出气端位于炉灶口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层的底部接有出水管。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炉灶结构,可以有效利用炉灶余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吸热和缓慢放热可以很好地加热冷水并起到保温作用,热水可长时间被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灶本体;2.炉灶口;3.第一夹层;31.内壁;32.想变储能材料;33.外壁;4第二夹层;5.燃气管;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一种新型炉灶,包括炉灶本体1和设置于炉灶本体1上的炉灶口2,所述炉灶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夹层3和第二夹层4,所述第一夹层3的内壁31与炉灶口2相连,所述第一夹层3的外壁33与第二夹层4相连,所述第二夹层3中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32。
当炉灶在使用时,余温会对第一夹层3的内壁31加热,热量通过内壁31传递给填充在第一夹层3之内的相变储能材料32,相变储能材料32吸收热量之后由固态变为液态,同时相变储能材料32通过第一夹层3的外壁33将热量传给第二夹层4中的冷水,在炉灶停止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相变储能材料32仍然可以通过第一夹层3的外壁33将热量传给第二夹层4中的水,达到持续加热和长久保温的作用,相变储能材料32在放热过程中由液态渐渐转变为固态。
第一夹层3的外壁33向第二夹层4倾斜。第一夹层3的外壁33的倾斜可以加大相变储能材料32传热面积,提高传热速率。
炉灶本体1内设置有燃气管5,所述燃气管的出气端位于炉灶口2内,便于外接燃气。
第二夹层4的底部接有出水管6,便于将第二夹层4中的热水放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除油烟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锅炉的自吸式空气能吹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