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3486.7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输液 器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常用的静脉输液管连接有一个内径远大于输液管的滴壶,其作用是方便观察液滴的速度,以避免出现点滴瓶内液体药品耗尽时出现静脉血回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由于人员疏忽而导致输液液体用完血液回流的医疗事故。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优选的技术方案采用在输液管的滴壶中设置底面为橡胶膜的漂浮件,当滴壶中药液液面较高时,漂浮件呈漂浮状态,当滴壶中药液液面因输液瓶药液耗尽而下降时,橡胶膜两侧的压强不等,通过利用液面低于滴液管底端时漂浮件的自重和薄膜两侧的压力差,使橡胶薄膜密封于滴液管底部的出液口上。随着滴壶中液面的不断下降,漂浮件的底面橡胶膜与滴壶的出液口相贴合,但是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橡胶膜与滴壶的出液口之间存在间隙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止逆输液器滴壶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止逆效果好的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壶上设置有顶端进液口和底端出液口,所述滴壶内设置漂浮件,所述漂浮件的底面开口设置有橡胶薄膜,所述橡胶薄膜与所述底端出液口相对设置,所述漂浮件与橡胶薄膜形成密封的中空漂浮体,所述滴壶的低端为喇叭口形或倒锥台形筒体,所述中空漂浮体内设置有配重球,所述配重球的直径小于所述底端出液口的内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漂浮件包括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通过连杆与中空漂浮体连接,所述限位盘与滴壶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盘的外缘轮廓为圆形,所述限位盘的外缘轮廓直径不小于所述中空漂浮体的横向外缘轮廓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橡胶薄膜与所述漂浮件的底面开口之间粘接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杆与所述限位盘的中心连接,所述限位盘还包括由限位盘中心向周向发散的若干根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中空漂浮体内设置配重球,液面下降至出液口时,由于配重球的自重,配重球下端的橡胶薄膜与出液口上方的喇叭口形或倒锥台形筒体内表面紧密贴合,达到止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滴壶;2、顶端进液口;3、底端出液口;4、漂浮件;5、橡胶薄膜;6、配重球;7、限位盘;7-1、限位杆;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内置套球的止逆输液器滴壶,滴壶1上设置有顶端进液口2和底端出液口3,滴壶1内设置漂浮件4,漂浮件4的底面开口设置有橡胶薄膜5,橡胶薄膜5与底端出液口3相对设置,漂浮件4与橡胶薄膜5形成密封的中空漂浮体,滴壶1的低端为喇叭口形筒体,中空漂浮体内设置有配重球6,配重球6的直径小于底端出液口的内径。
漂浮件4包括限位盘7,限位盘7通过连杆8与中空漂浮体连接,限位盘7与滴壶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限位盘7的外缘轮廓为圆形,限位盘7的外缘轮廓直径不小于中空漂浮体的横向外缘轮廓直径。
橡胶薄膜5与漂浮件4的底面开口之间粘接设置。
连杆8与限位盘7的中心连接,限位盘7还包括由限位盘7中心向周向发散的若干根限位杆7-1。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实施例2中滴壶1的低端为倒锥台形筒体。
工作时,当滴壶内液面较高时,配重球随中空漂浮体悬浮于滴壶内,当液面下降至出液口时,由于配重球的自重,配重球下端的橡胶薄膜与出液口上方的喇叭口形或倒锥台形筒体内表面紧密贴合,达到止逆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