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覆膜砂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3180.1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秦申二;王宏斌;马金奎;张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覆膜砂 浇铸 释放 烟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覆膜砂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行业绿色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现有铸造辅料的环保特性也不断的提出挑战,覆膜砂在浇铸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低气味性及高温浇铸时危害气体的产生率,这样可以改良浇铸车间及浇铸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其在要求能够满足现有浇铸工艺的基础上,降低有害挥发物的气化物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覆膜砂在浇铸的过程中通常会释放氨气、甲醛、苯酚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挥发到空气中,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在浇铸型芯过程中,覆膜砂上残留的有害物质会进一步的挥发出来,影响铸件的成品率,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氮氧化合物,过多过量的排放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目前,对于覆膜砂的品质,普遍关注的是覆膜砂的强度、发气、灼烧减量等指标,对于浇铸过程中释放的气体特性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部分树脂厂采用将气体通入水中吸收,然后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来测试氨气及甲醛苯酚的含量。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检测覆膜砂在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缺少用于检测覆膜砂在浇铸时释放烟气的特性的装置和方法,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或者化学滴定测量只能够测量氨气、甲醛和苯酚、氮氧化合物等少数的几种气体,测量周期长测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测量效率也较低。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覆膜砂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包括加热炉、集气罐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集气罐与所述加热炉连通,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气罐上,用于测量集气罐内气体的组成及气体的浓度。
其中,所述集气罐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所述集气罐连通,所述集气罐上设置有负压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其中,所述过滤机构为玻璃纤维网。
其中,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集气罐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也设置有开关阀。
其中,所述集气罐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换气管道,所述换气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
其中,所述加热炉为管式炉。
其中,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探头和显示仪表,所述探头位于集气罐内部,所述显示仪表位于所述集气罐的外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覆膜砂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包括加热炉、集气罐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集气罐与所述加热炉连通,所述气体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集气罐上,通过将覆膜砂放入加热炉内加热,来模拟覆膜砂在浇铸时的环境,即在模拟浇铸温度下覆膜砂的燃烧,通过集气罐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并使用气体传感器检测来检测覆膜砂在浇铸产生的气体的组成及气体的浓度,气体传感器能够测量气体的范围更广,与分光光度计的方法相比,其对气体组分测量更加全面准确;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机构结构简单、气体收集更加方便、测量更加容易,测量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检测覆膜砂浇铸时释放烟气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管式炉,2、集气罐,21、气体传感器,22、第一连接管道,221、冷凝机构,23、换气管道,24、负压表,3、真空泵,31、第二连接管道,5、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合成改性环糊精实验装置
- 下一篇:液体成份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