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救生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2728.0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昕;胡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B63C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绳。
背景技术
由于水上活动具有一定危险性,从事水上活动需要一定的救护装置,现有救生器具主要为救生圈和救生绳,当落水人员与施救人员的距离太远、救援人员又无法靠近被困者时,往往会采取将救生器具抛投向落水者的方法,但救生圈抛投时抛出的距离十分有限,而传统的救生绳均匀粗细的,本身重量较大,也无法抛投到较远处,而且其本身也不具备浮力,再者现有救生绳抛入水面时,落水者也较难抓取,这样很可能延误救援时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救生绳,其绳体为粗细不同的多段式结构,该设计不仅降低了造价,而且降低了其自身重量,增加了抛设距离,其细端部的救生网在绳体抛入水面的同时,会自动撒开,增加抓取面积,更可直接罩设在落水者身上,以便将其拉近河岸,而浮体及救生袋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为落水者或救援者提供浮力,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求援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从头到尾依次分为细绳段、中粗绳段及粗绳段,所述细绳段的头端部设有救生网,救生网一侧设有可相对其脱离的充气救生袋,细绳段靠近救生网的位置设有便于供落水者抓取的绳圈及浮体。
为了便于与岸边固定物的连接固定,所述粗绳段的尾端部设有钩体。
所述绳体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绳结,以便于拉绳过程中的用力,避免拉绳时绳体整体打滑。
上述充气救生袋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充气救生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与袋内腔体连通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端部设有吹气嘴及用于封住吹气嘴的密封盖。其中,所述袋体外部还设有外袋体,所述吹气管伸出于外袋体,所述外袋体上设有把手。为了避免密封盖意外丢失,所述密封盖是通过连接线连接在吹气管或吹气嘴上的。
上述救生网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救生网包括多层网圈,网圈之间通过若干网绳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绳体为粗细不同的多段式结构,该设计不仅降低了造价,具有较好的防盗性,而且降低了其自身重量,增加了抛设距离。
2、本实用新型中细端部的救生网在绳体抛入水面的同时,会自动撒开,增加抓取面积,更可直接罩设在落水者身上,以便将其拉近河岸。
3、本实用新型中绳圈的设计可便于落水者或救援者抓取,而绳圈附近位置的浮体可以增加绳体头部的浮力,帮住落水者头部浮出水面,便于其呼吸。
4、本实用新型中细端部救生袋的设置,可以在求援时,根据需要使用,使用时,只要使其脱离绳体,然后打开密封盖对吹气嘴充气,充气完成后盖上密封盖即可使其产生浮力,以便更好地为落水者或救援者提供浮力。
5、本实用新型中钩体的设计可以钩设在岸边的固定物上,以防止手拉绳体时,绳体整体滑脱,进步确保安全性能。
6、本实用新型中绳体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绳结,以便于拉绳过程中的用力,避免拉绳时绳体整体打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救生网抛出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救生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救生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绳体;2细绳段;3中粗绳段;4粗绳段;5救生网;51网圈;52网绳;6充气救生袋;61袋体;62吹气管;63吹气嘴;64密封盖;65连接线;66外袋体;67把手;7绳圈;8浮体;9钩体;10绳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救生绳,包括绳体1,所述绳体1从头到尾依次分为细绳段2、中粗绳段3及粗绳段4,所述细绳段2的头端部设有救生网5,救生网5一侧设有可相对其脱离的充气救生袋6,细绳段2靠近救生网5的位置设有便于供落水者抓取的绳圈7及浮体8。
本实施例中,绳圈7的设计可便于落水者或救援者抓取,而绳圈7附近位置的浮体8可以增加绳体1头部的浮力,帮住落水者头部浮出水面,便于其呼吸。
为了便于与岸边固定物的连接固定,所述粗绳段4的尾端部设有便于与岸边固定物钩设的钩体9。
本实施例中,所述绳体1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绳结10,以便于拉绳过程中的用力,避免拉绳时绳体整体打滑。
上述充气救生袋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充气救生袋6包括袋体61,所述袋体61上设有与袋内腔体连通的吹气管62,所述吹气管62端部设有吹气嘴63及用于封住吹气嘴63的密封盖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下电控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救生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