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2487.X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29;A61B17/5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外科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指一种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
背景技术
现在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时,为暴露创面,得到宽大手术视野,常常将创缘皮肤与远近端正常皮肤缝合牵拉固定,暴露创面;肉眼下缝合固定时,缝线切割作用对创缘的皮下浅静脉损伤较重,减少可供吻合静脉,导致术后回流障碍,甚至手术失败;而且与远近端正常皮肤缝合也是一种损伤;有时暴露不够需要再次缝合牵拉,浪费手术时间;且暴露过度容易导致血管缝合张力过大或无法直接缝合,需拆除缝线后重新缝合固定,增加手术时间,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通过钳口的张开暴露创面,且钳口张开时对组织损伤小、大小方便控制、调节方便、安全可靠,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通过钳口的张开暴露创面,且钳口张开时对组织损伤小、大小方便控制、调节方便、安全可靠,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包含左钳体、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交叉放置且铰链连接;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钳尖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弯曲的弧形牵引勾,钳柄内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丝杠;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的丝杠通过调节螺母连接;工作时,转动所述调节螺母带动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的丝杠同时向外伸出,使钳柄向外张开通过铰链连接带动钳尖也向外张开。
优选的,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的丝杠分别靠近左钳体和右钳体的连接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通过钳口的张开暴露创面,且钳口张开时对组织损伤小、大小方便控制、调节方便、安全可靠,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钳体;2、右钳体;3、钳尖;4、钳柄;5、丝杠;6、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包含左钳体1、右钳体2;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交叉放置且铰链连接;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钳尖3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弯曲的弧形牵引勾,便于张开暴露创面;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钳柄4内侧靠近铰链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丝杠5;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上的丝杠5通过调节螺母6连接;工作时,转动所述调节螺母6带动左钳体1和右钳体2上的丝杠5同时向外伸出,使钳柄4向外张开通过铰链连接带动钳尖3也向外张开,暴露创面,便于手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外科点状撑开钳通过钳口的张开暴露创面,且钳口张开时对组织损伤小、大小方便控制、调节方便、安全可靠,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血带衬垫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多普勒胎儿心率仪消除噪音的新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