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氧负离子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612.5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平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28;A61L9/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具体是一种超氧负离子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的类型很多,通常情况下,它们仅具备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然而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调节的需求,除了净化需求外,还需要加湿需求等。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备净化功能和加湿功能的超氧负离子加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超氧负离子加湿器,包括由前面板和后壳构成的机体,机体内设有过滤净化内腔,前面板表面布满出气孔,后壳背部布满进气孔,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内底面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后壳的内底上对应进气孔的分布位置设有过滤网及过滤风扇;后壳的顶部位置设有一加湿装置。
所述前面板内底面对应出气孔的分布位置均布有若干负离子扩散架,扩散架上呈连续S形绕设有一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的负离子扩散导管。
所述过滤网紧贴或卡紧在后壳的内底上,并把进气孔的分布位置完全覆盖;过滤风扇安装在出气孔的分布位置的几何中心上。
所述后壳的顶部位置设有一凹台,加湿装置安装在该凹台上。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壳、面壳、雾化器和加湿风扇,底壳内嵌在后壳上,底壳内部设有相互隔开的蓄水槽及出风通道,雾化器与蓄水槽底部连通,加湿风扇的出气端与出风通道连通;面壳盖接在底壳上,一端设有与蓄水槽连通的加水孔,另外一端设有出雾孔,内部设有隔开加水孔及出雾孔的隔板,同时,隔板使出风通道与出雾孔连通、与加水孔隔开。
所述蓄水槽设有用于启停雾化器和加湿风扇的浮球机构。
所述蓄水槽对应加水孔的位置设有聪明座,加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与瓶装水螺纹连接的聪明盖。
所述后壳的内底上还设有一臭氧发生器。
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过滤网的外围。
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有一导出管,导出管伸出后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所采取的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过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向室内提供负离子,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加湿装置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臭氧发生器能够向室内空气增加臭氧含量,以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杀灭细菌,臭氧发生器还能通过导出管定向输出臭氧,供人们更多用途地使用,如洗刷食物等。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安全可靠、实用功能多,消费者更热衷于该类产品,商业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又一方位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加湿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加湿装置又一方位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超氧负离子加湿器,包括由前面板1和后壳2构成的机体,机体内设有过滤净化内腔,前面板1表面布满出气孔11,后壳2背部布满进气孔12,前面板1内底面设有负离子发生器12,后壳2的内底上对应进气孔12的分布位置设有过滤网22及过滤风扇23;后壳2的顶部位置设有一加湿装置。
进一步地,前面板1内底面对应出气孔11的分布位置均布有若干负离子扩散架13(本实施例共三组),扩散架13上呈连续S形绕设有一与负离子发生器12连接的负离子扩散导管14,该设计方案使负离子发生器12所产生负离子能够均匀扩散至进气孔12的分布位置,从而提高其进入室内空气的扩散范围,使室内空气的负离子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过滤网22紧贴或卡紧在后壳2的内底上,并把进气孔12的分布位置完全覆盖;过滤风扇23安装在出气孔11的分布位置的几何中心上,从而满足过滤空气的使用需要。
进一步地,后壳2的顶部位置设有一凹台24,加湿装置安装在该凹台24上,使整机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加湿装置包括底壳3、面壳4、雾化器5和加湿风扇6,底壳3内嵌在后壳2上,底壳3内部设有相互隔开的蓄水槽31及出风通道32,雾化器5与蓄水槽31底部连通,加湿风扇6的出气端与出风通道32连通;面壳4盖接在底壳3上,一端设有与蓄水槽31连通的加水孔41,另外一端设有出雾孔42,内部设有隔开加水孔41及出雾孔42的隔板43,同时,隔板43使出风通道32与出雾孔42连通、与加水孔41隔开。雾化器5使蓄水槽31内的水雾化,然后经过加湿风扇6的作用下从出雾孔42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平,未经孙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