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冷却器喷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378.6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乐洋;翟立牮;黄福田;王维懿;史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6 | 分类号: | H01F2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冷却器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变压器是发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散热器能够冷却变压器油温,对于确保变压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在某发电厂使用350MW发电机组,其使用的变压器为SFP10-420000/220,该变压器共安装YF3-360风冷却器4组,其中1组备用【每组冷却器安装DBF2-9Q6风机(全压200Pa,转速960r/min)3台,合计12台;每组冷却器安装6B1.135—4.6/13V潜油泵(扬程4.6mH2O,转速900r/min)一台,合计4台】,冷却器额定油流量135m3/h,额定风流量16000*3m3/h,额定冷却容量360KW。该变压器冷却器属于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变压器油经油泵从变压器上部导入冷却器冷却管内,在流动时被空气冷却,再从下部经油泵压入变压器油箱内。其中,冷却用空气,由风机从冷却器本体送至风箱一侧,将变压器冷却油的热量从冷却器前面排出,如图1所示。在理论上,上述4组冷却器已能满足变压器正常运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满足变压器运行的需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历年高环、温满负荷状态下,变压器油温多次接近报警值(75℃),如不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势必造成跳闸(95℃),且油位随温度上升而升高,甚至冒顶。为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经常需要对发电机组主变带电水冲洗,虽然带电水冲洗可以缓解变压器油温过高的情况,但由于是带电作业,人员近距离对其进行水冲洗,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而且也会缩短冷却器使用寿命,影响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
影响冷却器冷却容量的主要因素有三点:(1)冷却器油流量,(2)冷却器风流量,(3)冷却器进口油温与进口风温温差。在极限条件下,上述因素中(1)、(2)并没有明显变化,但因素(3)却变化显著。根据冷却器使用说 明书及实验报告可知,冷却器额定冷却容量是在进口油温与进口风温温差为40K时测量所得。冷却器进风处位于本体与冷却器之间,在极限工作条件下(环温40℃及以上),由于变压器本体油箱温度上升,且冷却器与变压器本体油箱间距不到1M,致使此时进口风温还要高于环温。通过计算,此条件下冷却器冷却容量p=P(T1-T3)/40=360(70-50)/40=180(KW)【P:额定冷却容量360KW、T1:假设进口油温70℃、T2:进口风温50℃】,远远不能满足变压器正常运行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喷雾装置,解决变压器在高环温、满负荷状态下的油温高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喷雾装置,包括排水管、喷雾嘴和支撑筋,排水管与变压器冷却器平行设置并通过支撑筋安装在变压器冷却器进口处,排水管与变压器冷却器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在排水管上均布安装有喷雾嘴并且喷雾嘴的方向对准冷却器散热片,在排水管的底部安装有来水阀、泄水阀和压力表。
而且,所述的排水管为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的喷雾嘴为三个;所述的支撑筋为三组。
而且,所述排水管与变压器冷却器之间的距离为150mm。
而且,所述排水管为6分PPR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变压器冷却器上加装喷雾装置,有效地降低了进口风温,从根本上解决变压器在高环温、满负荷状态下的油温高问题,保证了冷却器在高环温满负荷状态下能达到额定冷却容量;能够及时降低变压器油温;减少工作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及设备安全;避免冷却器底部大量积水造成冷却器锈蚀、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变压器冷却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支撑筋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抗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引导槽的电阻绕线机检测装置